2007年4月29日 星期日

Do Something About It

有一部茱利亞羅伯茲主演我很喜歡的電影,叫做Stepmom,中文翻作親親小媽。我今天主要想引用裡面一句常常在我心底敲起的一句話:Do you want to sit here, crying, in the snow, or do something about it?這是Julia Roberts飾演的後母跟孩子說過的一句話。在這一幕她用手勢不斷的做出天平擺動的動作,要孩子自己去衡量選擇,要被動接受現況,還是要試圖做點什麼?這一幕也一直是我的心靈良藥,常常在我低落時播放出現在我心裡。



週五和復健科醫生長談,我請醫生開給善善一張診斷證明書,因為未來我需要帶善善長期在台北市復健申請交通補助之用。上面寫著的病名是:腦性麻痺,混合發展障礙(意思是腦性麻痺的表現可能因人在不同的方面有障礙)。醫生認為善善有輕微的腦性麻痺表現,為了買一些復健器材申請補助,我們將幫他申請身心障礙手冊。從一開始的肢體發展遲緩,到現在被區隔開來不是單純的肢體發展遲緩,確認我的孩子是受到腦傷神經的影響,一般來說肢體發展會晚常齡六到十八個月,在各方面發展也都需要大量的復健和努力與付出。醫生推估他在兩歲左右可以站,但是未來的動作可能不能像一般孩子一樣跳高等等。



這一切都不容易接受,自始至終都是。每一個細節都是痛跟艱辛。但是我的孩子活著,它本身已經是個禮物,也是個持續的試煉。



我決定開始用平常心正確而坦然的面對,善善確實因為缺氧急救有輕微腦傷,和一般孩子不同,我決定去接受他是不同的。在這個不同的前提和底線下,我要陪他像走樓梯一樣,一步一步往上爬去進步。除了在肢體方面的復健,我也要持續的在他的認知發展跟語言方面給他多元的刺激(在六個月前我一直以為他的腦傷沒有影響到發展,就是因為他的表現跟反應很聰敏靈活),快樂的生活跟安全感與愛。
三歲以前孩子的腦部都有可能自行修復,這是醫生說過的話。



其實,我不知道還能不能在生活的夾縫中持續再分享文章。我的心在沈痛之後是開展的,因為我知道我選擇的是do something about it
,但是我也搜尋了各種腦性麻痺的相關資料,坦然的去面對各種癒後的狀況。腦性麻痺的表現很多,它聽起來是個很恐怖的字眼,不過其實真正的意思就是因為出生前後的腦部受傷引起日後肢體或其他發展上的障礙跟困難。從最輕微的完全可以正常活動,到完全不能自理生活不一而定。



我的一個生活哲學就是在問題發生時,接受這個底線,不要再去追究或原地打轉,然後在這個點上
do something about it



很開心跟大家在這個園地裡做了那麼久的朋友,未來會如何,我真的說不定,不過很開心善善有你們的祝福和關懷。他還是幸福的,我有他來當我的孩子也還是一直是很幸福的!



祝福大家

善善媽咪


This album is powered by BubbleShare - Add to my blog

2007年4月26日 星期四

分享善善和超市玩具車們合照相本

因為明天將會十分忙碌,所以先跟大家分享還沒分享過的一本相本:善善和超市玩具車們合照。因為媽咪在公眾場合沒有刻意逗笑善善,所以大家也可以看看他專注沒笑和怕生時的模樣!

祝福大家 善善媽咪






This album is powered by BubbleShare - Add to my blog

2007年4月25日 星期三

誘發用手的鈴鐺小手珠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是善善的鈴鐺小手珠。



因為善善慣用左手,運用左手的能力遠過於右手,是個藝術性強的左撇子,這倒無妨。



不過呢,醫生認為兩手的運用不要過於偏重在一手,所以當她聽到媽咪給善善戴紫水晶小手珠,目的在提醒大家多誘發他用用他的右手,醫生當下建議我加裝小鈴鐺,讓善善意識到並對運用右手感到興趣。



對於誘發孩子用較不慣用手或多運用手來活動這點,運用發出聲音的鈴鐺小手珠真的是個好方法,善善因此變得愛用右手許多!



跟大家分享我重穿之後很像個米奇造型的紫白水晶小手珠。您也可運用這個小技巧!



祝福大家

善善媽咪


This album is powered by BubbleShare - Add to my blog

2007年4月24日 星期二

早期教育時期的努力勝過日後十倍的努力

實不相瞞,最近要我像以前以樣努力的跟大家分享正面的能量與文章,吐露世界的美好,實在是困難至極的事。但是我努力的散發及釋放體內殘存正面的能量,因為我相信大家來看我們的分享,是為了看到正面能量與美好,一如以往,所以我勉力而為。



我白天長時期的往返醫院復健科,看盡無數辛苦復健的孩子們,有著各式各樣的身心障礙。



我將近一個月在晚上及週末,來回往返醫院探視目前長期住院的父親。他上週腦部開刀,一週多後還要進行第二次的手術,而其他病榻上又有許多病苦的人。



我想到成佛的悉達多太子,就是因為看到生老病死苦才了脫生死的,他不沈迷在短暫的美好與假象中,因為生的背後是死,健康的反面是病苦。



除非為了醫護工作或當志工的正面理由,若說為了至愛家人因病需奔波醫院,醫院實在是一個會持續稀釋瓦解人們正面能量的地方。為了善善的復健,一年來無數次奔波往返醫院,實在是不得不然。而我的正面能量總是被稀釋的遠比重新填充的多。



我今天在一間醫院的治療室外面看到了一張海報,上面寫著六歲以前的早期療育,勝過日後十倍的努力。我想早期教育亦然,早期教育時期的努力,也勝過日後十倍的努力」,的確是如此。今天我想把這個小小的觀念跟大家做分享!



祝福大家

善善媽咪

今日分享:出門散步前在花園的小善善和我們家牆上的小蝸牛
 




This album is powered by BubbleShare - Add to my blog

2007年4月23日 星期一

自由自在的鳥兒

以作為一個太太來說,我想我還算的上是有幫夫運,善善的爸爸在結婚之後發展一直算的上順利,在職位上及薪資上一直呈現成長的狀態,最近又被挖角,跳槽到規模更大的公司。而善善也一直是一個帶財童子,也有幫爸運。我每天會準時的在家守候先生跟準備熱飯菜,這也是我表現在傳統的一面。



我媽媽常說,很多家裡如果孩子有一點缺陷,往往父母更加發達,好像是老天爺試圖要彌補些什麼來疼愛這個孩子。我媽媽之所以這樣說,是在她多年教學生涯中碰到無數的學生家庭個案中歸納出來的結論。



以作為一個媽媽來說,我想我也還算的上是一個好媽媽,雖然我仍強烈的追求自我價值與意義跟空間,但是我努力的在成長跟反思,和試圖堅強承擔因為孩子腦傷所帶來的後續復健跟醫療。



不過,以作為一個媳婦來說,我是一個西式的媳婦。因為,我雖然努力的成就先生跟孩子,不過我真的比較侷限在這一個一家三口的小家庭。我是一隻愛自由的鳥兒,根本性的很害怕要和公婆家多有互動,加上我們家方圓周圍、周匝圍繞都是公婆家的親友長輩們,重疊性真的很高。而當一個好媳婦不是我的志願,我只想當一個很普通的媳婦,照顧好我的先生和孩子。



剛結婚的時候或前一兩年,逢年過節我會努力製造一點驚喜或樂趣來表示心意。隨著孩子的出生與忙碌,以及需頻繁進出醫院,還有家族間日益累積的林林總總的人與人間正面跟負面的生活故事,我發現我能做的好像真得越來越少。在婚姻的體制下,我越來越只想當一隻自由自在的鳥兒!



所以很遺憾的,我總是沒有拿相機捕捉善善和爺爺奶奶的紀錄,因為善善的爸爸不照,我就不會特意照。因為總覺得公婆的影像本身就有壓力感跟權威感,即使他們多半時候人很好,但是我覺得我就是不會想要主動拿起相機照他們,因為公婆及夫家親友們已經近在咫尺,時時存在我們這個社區方圓與我的心坎裡了。



我想,在婚姻的體制下,我真的只想當一隻自由自在的鳥兒!就像今天照片中的善善一身天空藍,象徵著天空與海洋的自由一樣。



不知道您有沒有類似的感受?在今天短短的分享我的婚姻觀。


祝福大家


善善媽咪 



This album is powered by BubbleShare - Add to my blog

2007年4月22日 星期日

分享善善的生日照片

Dear All,



礙於媽咪仍蠟燭兩頭燒(仍在往返探視善善外公),加上家裡母子兩人都掛病號了,只能先跟大家分享可愛的善善生日照片(也是在中午探視和傍晚加護病房探視的空檔小小慶祝一下下而已。特殊時期特殊作法囉!)



祝福大家

善善媽咪




This album is powered by BubbleShare - Add to my blog

2007年4月21日 星期六

祝善善生日快樂

今天(4/21)是善善滿一周歲的生日,他這一年來帶給我們家無數的甜蜜與笑聲,和超多的精彩相片!



未來的路有很多要繼續努力的復健治療要做,但是在這一天,我想祝福善善寶貝生日快樂!未來的人生路可以走的精彩有意義而充實!



也祝福大家

善善媽咪




今日分享:吃芝麻糊長鬍鬚的善善寶貝相本 This album is powered by BubbleShare - Add to my blog

2007年4月19日 星期四

看的見和看不見的生命缺口

因為急救造成的善善的肢體發展遲緩或受限是我心裡的痛和生命中不得不面對的人生考題。不過,當我帶著善善推著推車散步,沒有人會看出他是否學會坐爬走,他看來是如此正常可愛、討人喜歡,但是我每天最怕的是別人問我孩子多大,會不會做哪些動作。



物理治療室裡有另一個一歲多的小男孩,他爬的很好也走得很好,但是他的腦勺正上方有一條清晰橫跨左右的開刀痕跡。他媽媽說他已經開過六次刀,還問我善善開過刀嗎?言下之意我們沒開過刀已經很幸運。



另一個臉上有著龐大棕色血管瘤的三歲小妹妹,她的出現相信沒有人會看不見。只是在沒有更好的應對方式時,我們會假裝沒看見。或是即使我對她的媽媽友善的微笑及和小妹妹打招呼,她媽媽的臉上已經充滿不信任,認為這微笑可能另有意涵。




我們家附近有一個我婆婆的朋友,她的三個孩子都有心臟病,兩個都已經走了,只留下一個沒有體力工作而只能當義工的成年兒子。他的缺口也是隱形而肉眼看不見的。



我們都有看的見和看不見的生命缺口,如果您的孩子比我們幸運正常,請珍惜這平凡中的大幸福!



祝福大家

善善媽咪

今日分享:善善在球池玩耍(被蚊子偷吻臉頰)相本


This album is powered by BubbleShare - Add to my blog

2007年4月18日 星期三

孩子的想像力遞減法則

今天下午,我一如往常推車子帶善善出門散步一小時,這是我們每天的儀式和母子間的小約會。



我們經過一間在學校附近學畫畫和陶土的才藝班,也看到幾幅掛在室外晾乾的作品。



記得有一次和家人在娘家台東的糖廠吃冰,牆上掛了很多小朋友的得獎畫作,從幼稚園到國小國中高中階段都有。您猜是誰的作品最豔麗多彩、生動活潑呢?在我的眼中,不管是用色還是構圖,幼稚園小朋友的作品都遠優於高中生的作品。



就好像是從幼稚園到高中的教科書,從幼稚園的插畫多而豐富一直到高中文字居多,鮮少插圖。孩子的作品慢慢的制式化、框架化了,創意也越來越減少了。


所以,以前我們在教幼稚園的小朋友時,都盡量給孩子在白紙上畫塗鴉,著色畫只能佔一小部分而不是多數,因為塗鴉畫才能真正讓孩子的創意派上用場。最記得的就是在幼稚園小孩子的塗鴉畫中,我的頭髮當時留到過腰線以下,但是孩子會畫成旋繞了好幾個圈在空中或拖曳在地上,還一直延伸到畫紙的邊界。在孩子的眼中,這樣像超長拖曳婚紗的頭髮才代表長髮,很有意思。



即使是畫著色畫,我也常讓孩子「在界線內另外畫些圖樣」,像是星星、花朵、變形蟲紋等等,「圖樣內再各自著色」,這樣一來,孩子的著色畫會分外豔麗多彩。


短短的分享今天散步時看到的畫室給我的回憶。孩子的創意,一般呈現遞減法則。所以越是針對幼兒,不妨先不對他們說太多,而讓他們告訴我們他們天馬行空、遠超出邊界的想法,鼓勵培植他們的創意,也參與他們有趣的世界,學著他們童言童語的描繪這個世界。我就從孩子的童言童語中學到很多受用無窮跟善善爸爸撒嬌到讓他沒輒的絕佳技巧呢!



祝福大家

善善媽咪

今日分享:善善與媽咪胎教時常看的讀書小童雕像相本


This album is powered by BubbleShare - Add to my blog

2007年4月17日 星期二

多誇獎自己的孩子

我有幾個阿姨們,他們談起孩子的典型都各不相同。



我的大阿姨很喜歡在她的姊妹間誇獎自己的孩子,加上他們家是生意人世家,孩子每個嘴巴都很甜及好客,長袖善舞、八面玲瓏。所以我的母親煞是羨慕大阿姨擁有的孩子們。



我的二阿姨會在她們姊妹間談論她孩子的優點跟缺點,我的四阿姨則是不特別誇獎也不特別去提及孩子的缺點。



我常聽我的母親在我面前誇獎羨慕大阿姨的孩子們,一次兩次我會跟著讚嘆,那很好啊!多了幾次之後就覺得這種作法其實揚他抑己,不會讓聽者舒服。其實人各有特質,我們家是公務人員出身,雖然不特別好客但也不喜歡麻煩別人,比較會默默關心或是不好多言。久而久之,我不禁疑問,我們真的比大阿姨的孩子們差嗎,其實事實並不然。



在我觀察之後,我發現我媽媽的典型則是主要「在心情不好吐苦水或是抱怨時才提到我的父親和我及弟弟」。所以,其實我們是很吃虧的,因為我母親心情好時很少提我們,但是心情不好就會不吐為快,連打好幾通電話告訴眾親友我的父親或是我和弟弟帶給她困擾的地方,雖然未必有對錯,有些時候只是家人間的小摩擦或是處理事情的意見方式不同。母親談論我們的方式往往讓我覺得不公允及困擾。



這樣下來,我們和我大阿姨的子女們就會形成一個很大的落差。因為大阿姨都是談好的,我母親多數時間都是談負面的,而「他人對子女的印象絕大多數是來自父母自己的評價」。



我時而提出我原生家庭的一些實際狀況,不是為了負面或無用的目的(如吐苦水或檢討父母),而是為了在其中找出更好的互動及教育方式。



在我母親的例子中,我體會到「多數人對孩子的印象及孩子的自我價值建立多半來自於父母的評價。如果你多給孩子好的評價,別人會對孩子留下好的第一印象,也會多觀察孩子的優點,孩子本身更會加深強化被誇獎的優點」。



相反的,如果父母常在他人面前抱怨批評自己的孩子,那麼別人對孩子的印象不會是正面的,也會朝著負面的方向去設想自己的孩子,久而久之孩子失去了榮譽感更會覺得蠻不在乎或是跟不認同自己的親友疏離。但是,其實天下父母心應該不會希望別人真正的討厭自己所生養的子女吧!



如果我們總是說自己的孩子很皮,久而久之,自己相信他皮,孩子相信自己皮,親友也相信他皮了。


所以,話到嘴邊留三分,「我們還是多過濾自己對孩子的評價,確定正面評價要遠多於負面評價」,而不是反向操作。如此,對孩子長遠的自我價值感即在親友間的印象才會是好的。  


祝福大家 

善善媽咪

今日分享照片:笑得超high的善善


This album is powered by BubbleShare - Add to my blog

2007年4月16日 星期一

孩子 我只要你…

今天早上,我帶善善到小兒科看醫生,因為他從昨晚有些咳嗽和打噴嚏。拿藥的時候,旁邊有一個小孩子在櫃臺旁的大玩具車上站著玩來玩去。因為他爺爺看我和他家小朋友打招呼,所以他問我善善多大?我回答著:快一歲了。最後我才問這位爺爺,那他們家的小朋友多大了呢?他告訴我,剛滿周歲。



其實,看到比善善大一點點的這位小朋友在玩具車上走來走去,我有些心酸。因為,我其實從來不知道,一般符合月齡動作發展的寶寶究竟看起來是如何的?所以,有一次,當我看到物理治療室裡一位家屬帶來滿一歲的小孩(只是順帶照顧,不為復健),我一直看著她抓東西、爬或坐挺的樣子。因為,其實我並不知道,一般照月齡發展動作的孩子,究竟是如何的?對我來說,只是文字上的敘述。



不過,雖然帶著一絲心酸,及很怕別人問我善善現在會坐爬走了沒有,但是我仍覺得勿忘初衷。但是當然,我會更期待每個人都像今天上街碰到的人一樣,誇獎善善的可愛及聰慧的大眼,而不繼續問孩子多大或是會什麼了沒有?我曾經很急切的想要孩子在復健中進步,而隨著五個月的復健過去,我從中體會到,日子還是要放輕鬆,對自己或對孩子皆然,快樂的度日比較重要,「復健的本質便是為了追求生命中的美好愉快」而不是不快。



那天在電視上看到節目討論罕見疾病。我聽到一句話,當主持人懷孕時告訴婦產科醫生,「我只要孩子健康就好」。醫生說:「你只是現在這樣說,等到孩子健康,你就會希望孩子漂亮一點。如果孩子漂亮一點,你又會希望孩子會唸書。如果孩子也會唸書,你又會希望他孝順父母
···」主持人說:「當一般正常孩子的父母希望孩子會這些那些,他們卻不知道要一個正常的孩子已經是罕見疾病父母難求的心願」。



所以我必須時時提醒自己,我的書桌上時時擺放的兩幅善善在新生兒加護病房的放大照片。我曾經不敢奢望老天爺把我在懷裡捧了兩天卻突然停止呼吸、「狀似死去」的孩子在急救後靠著人工呼吸器於一天後自己再開始自行呼吸。新生兒加護病房裡面的人說:當初能救的回來他們已經覺得是一個「奇蹟」了,至於癒後如何,則沒有人能知道。



我決定試著把善善當成一個外星寶寶來看待。或許在地球上的寶寶都是照著一個肢體發展時程在走的,但是善善來自一個不同的星球,他有自己的發展時程,他有自己的時間表。三五歲前的孩子的潛能空間是很大的,我會盡人事而聽天命,放下比較心跟擔心。不管善善未來會以什麼方式飛翔,什麼時候學會飛,或是跟別人飛翔的方式不一樣,我都要心存感恩而非埋怨,「老天爺把他還給我了」,這曾經是我坐在加護病房外,被發出病危通知單而不敢奢求想像的。



再如何完美的另一個孩子,都無法取代每一個家庭的心頭骨肉,更何況善善在很多方面都是那麼的完美、善解人意而甜美聰慧。



所以,我不會忘記「我曾經只想要我的孩子活過來及活下去」,或甚至不敢想他會再度自行呼吸。不管未來的復原情形會如何或需時多久,我不會忘記,他的生命及活著,已經是一個莫大的禮物!



祝福大家也能「記得自己原來對孩子的期望與初衷,不會隨著孩子的成長而添加更多的高期待與高標準」。「孩子原來的面貌已經是很多其他家庭求之不得的了,真的是如此」!



善善媽咪

 



今日分享:善善愛聽電話相本,這是媽咪辛苦抓住時機掌握到的很多可愛畫面,得之不易喔!

 



This album is powered by BubbleShare - Add to my blog

2007年4月15日 星期日

寶寶的多元文化音樂之旅

在我給孩子玩的玩具跟音樂刺激中,也包含了他的ipod跟我多年的隨身聽。



他的ipod裡存放了很多兒歌故事和小小愛因斯坦系列的兒童古典音樂,而我的隨身聽裡則常常放一些以前旅行時買的異國歌曲錄音帶,例如阿拉伯歌曲、印度歌曲、義大利歌曲給善善聽,當作他的「聲光玩具」。



這些很有韻味的異國歌謠也是我深愛的音樂類型,有些甚至是我在一般店家購物時(因為找不到cd錄音帶店)請店家賣給我他們自己在播放的那片錄音帶,因為我覺得把異國音樂帶回家更恆長久遠,而音樂的氛圍因子會像香水般的灑滿整個空間,音樂總是讓空間的情調大異其趣!



所以,我也讓善善聽多元音樂,把ipod跟隨身聽當作他的玩具們之一。相信他未來接觸世界音樂,一定覺得格外熟悉與親切!



孩子藉由多元音樂典型,也得以窺探全世界的迥異與相似!



祝福大家

善善媽咪 



(給關心善善外公的朋友們:他昨天從重症加護室轉到了一般加護室,這幾天已經沒有插管改用氧氣面罩自己練習呼吸也漸有進步,只有保留鼻餵管等。這兩天他都會聽我們說話及點頭,我和善善外婆幫他修剪頭髮也亦顯年輕精神。我告訴他他進步很多,他很清楚的點頭回應。這是他住進加護以來的第二十多天了,我們替他很開心及為他加油。)
今日分享:善善陪爸爸看書相本
This album is powered by BubbleShare - Add to my blog

2007年4月14日 星期六

寶寶也愛舞曲

自從懷孕之後,我就開始遠離了熱愛跳舞的無數年歲,跳舞和寫作都是我的生命之最。善善外公常說我一定是外國人來投胎的,從國小四五年級就很愛聽西洋舞曲,特別愛跳舞,學生時代從不錯過舞會,大學和英國求學時期的娛樂也總是到pub跳舞或clubbing



上班時期偶爾還有上夜店跳跳舞,直到懷孕階段,我就遠離生命中最愛的跳舞了。改以古典音樂做胎教,怕西洋舞曲影響孩子的氣質。



直到孩子六個多月大以後,我慢慢的發現,除了卡通及兒歌,媽媽還是必須保留一些屬於自己生命中美好的事物跟最愛。所以,我們開車兜風時,我也會播放西洋舞曲,揮動善善的手和腳,讓他照著節奏舞動身體,或是用手拍拍額頭、頭髮、前胸、肩膀和雙腿。



除了爸媽融入孩子的世界,我想孩子也能融入爸媽的世界。寶寶在扭動身體中也喜歡上西洋舞曲或是爸爸媽媽喜歡的歌曲類型,爸爸媽媽就不用整天只陪孩子聽兒歌囉!



祝福大家愛孩子也愛自己,找到一個令你舒服的天平


 


善善媽咪 今日分享:善善三月底在宜蘭加護病房外幫善善外公祈福擔憂相本


This album is powered by BubbleShare - Add to my blog

今日分享照片:善善午睡日記

今日分享照片:善善午睡日記,邀請大家來看看媽咪用不同角度拍攝的善善午睡實錄!


This album is powered by BubbleShare - Add to my blog

2007年4月12日 星期四

今日分享照片:善善的新朋友機器人

今日分享照片:善善的新朋友機器人 我很喜歡這個相簿裡看起來像大小孩的善善及全身肉肉的模樣,希望你們也會喜歡!
This album is powered by BubbleShare - Add to my blog

2007年4月10日 星期二

引導寶寶專心

今天帶善善到醫院上手指運用的職能課時,因為中途善善和另一個一歲多的寶寶又開始對看分散注意力,所以職能老師把善善帶到一個區隔的角落讓善善專心的玩一個玩具就好。



這時候,職能老師也談起了訓練寶寶專心的問題。她說,雖然寶寶的注意力集中時間較短,但是我們還是可以藉由訓練來延長它。另外,就是給寶寶一個簡單的環境,所以她把櫃子上琳瑯滿目的玩具先蓋了起來。



平常,我也常覺得大人對孩子不專心的說法存疑。我覺得,如果把孩子放在一個人來人往的環境或有人進進出出發出聲音的公眾場合,例如速食店,卻因為孩子觀察周遭的環境與人事物而對孩子說:你不專心喔!這樣不行喔!這實在是不公平的評語。因為人的天性就是會對周遭環境進行觀察或感到興趣,除非是自閉或是經由訓練專心(以及必須專心的情況下,例如考前),孩子一般的天性其實應該是好奇。



除了給孩子一個簡單的環境,職能老師也提到可以試著一次只給孩子玩一個玩具玩久一點,有時候停一下看孩子自己的反應,訓練孩子等待或是自己操作。



我有時候會讓善善在他的小書桌上玩玩具,給他一個專心操作的情境。一次專心玩一個玩具的觀點真的很值得被重視與運用。我覺得大家也不妨納入您的教育過程喔!



祝福大家

善善媽咪


今日分享:善善可人兒相本
This album is powered by BubbleShare - Add to my blog

2007年4月9日 星期一

手指的探索真的是寶寶的遊戲選項之一(家庭趣事-善善小牙醫)

這個月底即將滿一歲的善善,最近很喜歡做一件好玩的事,就是抓大人的牙齒。



因為善善不是一個享受趴姿的孩子,所以我最近常讓善善趴在媽媽的身上睡午覺,或是讓善善趴在媽咪的腿上玩耍、看窗外景緻看鏡子或是看爸爸。



這個時候,善善的纖細手指便會奇襲來媽咪的嘴邊玩大人的牙齒。有時候抓住一顆牙,有時候用迷你手掌則抓住一排牙齒,或是玩玩牙齦。媽咪越是大叫:不要啊,不要檢查我的牙齒啊,善善就益發興致高昂,而覺得這真是個好玩的遊戲。即使媽咪學著閉上嘴以防萬一,寶寶的機靈還是找的到空窗期鑽漏洞!



所以呢,我現在常面對善善東抓西抓在探索的迷你萬能之手,開玩笑說他的性向或許是當牙醫呢!不過,除了牙齒,其實寶寶在湊近大人的臉龐時,還喜歡抓抓臉或是鼻子眼睛等等,我就會大叫:媽媽的皮膚也不需要被檢查啦!



原來,手指的探索真的是寶寶的遊戲選項之一。



(善善的外公今天是住進加護病房的第十七天了,他這兩三天已經會認人了,但是因為終日被綁在病床上(怕拉扯管子)及插管而心煩不已。雖然這半個多月來的生活和最近一週多清明時節雨紛紛的陰霾天空相去不遠。但是我也體會到,面對人生,我們也不要太入戲喔!



還是要處之以淡與切割生活。如果善善的外公的當下病痛難免,我鎮日憂心掛礙亦無濟於事,該走的過程還是必須走完才會看到結果,不會馬上離苦得樂,鎮日鎖眉或是在心頭周旋盤踞病榻上的善善外公幫不上一丁點忙



還是在辛苦的歷程中,要懂得切割。在加護病房中做自己能做的,像是幫親人按摩或是用言語給親人溫暖膚慰。但是在病房以外的時間,還是暫時放下掛礙,不要在心上再背著外公的病痛。這樣,才是聰明的人生哲學,因為我們沒有辦法過他人的人生或是代替他們。



人生,真的對自己和別人的故事不能太入戲!適時切割不是代表不關懷,而是讓生活輕鬆點的智慧!

Life goes on.)



祝福大家

善善媽咪


今日分享:善善袋鼠跳相本,來看看善善是不是能直接裝到爸爸上班用的背包跟爸爸上班去!
This album is powered by BubbleShare - Add to my blog

2007年4月5日 星期四

善善玩彈力彈簧床照片分享

Dear All,



一樣暫時只能跟大家分享照片,這次的清明節假期我會在往返加護病房及家裡度過,中間的空檔再陪善善和善善爸爸到附近走走。

 

善善外公今天中午有被吊具吊到軟沙發椅上坐一個半小時,他的雙眼睜得很大,只是因為還在顱內自行吸收的血塊壓迫到神經之故,還是感受不到會認人及分辨人,眼神比較親疏不分。



只要家裡有親人臥病榻,其實假期也變得不再是假期了。祝福大家珍惜身邊的親人,也祝福你們有美好的假期。



祝福大家

善善媽咪


This album is powered by BubbleShare - Add to my blog

2007年4月4日 星期三

善善坐烏龜椅照片分享

感恩關切善善外公在加護病房病情的朋友們:



善善的外公今天在加護病房第十一天了,其實昨天他的呼吸器插管又插了回去,因為護士覺得這樣他還是會呼吸順暢一點。這幾天來善善外公還是多半在昏睡狀態,只有偶然睜開眼睛聽我們說幾句話,或是聽我們說話時臉部表情及手腳有反應。我看到抽痰時善善外公的身體在閃躲,應該是他已經害怕這個反覆進行的儀式了。看到善善外公插管無法咳嗽時脹紅了臉,我也無比心疼



我們真的能選擇讓生命輕鬆點嗎?即使是平平凡凡,或是不祈求長壽但求精簡,這是我的心願:不要人工延長的生命,但求自然舒服的生命



或許,有些時候善善外公是自己選擇沈沈的睡。換做是我,只要醫護人員一靠近,知會一聲,就算不願意也必須被進行各種的醫療行為,插管、拔管、換管子、打針雖然總是為病人好,但是就病人的心情和感受上實在真的無法看到人的尊嚴和自主意願



我告訴善善外公要加油、有信心,既然吃了苦就一定要好起來才值得吃這些苦。但是我不知道,換做是我,能受的了這些反覆而難耐的醫療儀式嗎?不論是因為插管或是種種醫療行為,我總是在膠帶和管子旁看到血印。



帶善善五個月來進出醫院復健科做物理及職能治療的日子裡,看盡多少特殊的個案和可憐的孩子。今天有另一個一歲多和善善一樣在練坐的孩子,他的奶奶看善善跟她的孫子在對看,也說到你們真是難兄難弟,同病相憐。



不管是之於善善或善善外公,都更加深我對人生實景及生老病死苦本質看法的加深。所以,其實我並不是很喜歡創造一個生命的,若不是因應世俗和期待善善出生來造福世界,我不會破例生養一個孩子。



希望大家能好好的保養自己和孩子的健康,也努力植福。我比較相信,植福能夠在原來的命運上加分的看法。也常願自己好活好走。



今天進醫院前,我先在醫院外面吃餅乾充飢,看著醫院大樓無數盞的燈光和房間,想著善善外公現在是在哪一個窗戶裡的房間,有著庭院深深深幾許的感覺。被醫治的人受盡苦楚,而照顧病患的人心力交瘁,這也是人生的一環。



因為長期當善善的全職媽咪,有一次幫善善外公擦眼睛時我還加上口頭禪的說,媽媽幫你擦眼睛,才發現用錯對象了。



既生於世,期盼我們都好好的生活,或是好好的照顧我們愛跟愛我們的人,讓我們的存在對他人有深刻的價值!



祝福大家

善善媽咪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善善坐烏龜椅相本




This album is powered by BubbleShare - Add to my blog

2007年4月2日 星期一

將先盡人子之孝

Dear All



因為善善外公這次在加護病房住了至今已經九天,尚須繼續住加護病房,日後轉普通病房。善善外婆也將長期留在台北照顧他。善善舅舅遠在台東,善善外公和外婆需要媽咪長時間的的照顧陪伴,而且媽咪此刻心思完全掛心在善善外公身上,所以暫時將無法定期寫部落格文章跟大家分享,或僅能不定期寫作。



有空我會傳一些照片用影像來跟大家分享善善的近況。



祝福大家

善善媽咪

2007年4月1日 星期日

心情紀事-生平父親第一次讓我在病房待那麼久

回想這一次父親送入加護病房的一週以來,只要我沒有特別原因(如帶善善去復健或是善善的爸爸還沒下班回家幫我帶善善),我都竭盡所能在加護病房一天兩次的會客時間待到最後一分一秒,不斷的幫我的父親加油打氣和按摩手腳,輕撫他的頭髮。



這也是生平必一次,我的父親沒有在我探病時看了約莫半小時,就客套的催促我回家,不要掛心他,因為他是一個服務過太多人,卻不願意麻煩別人的人,還時常把他優等的考績獎金名額讓給其他同事。



在加護病房的這幾天,我見到了身在人間的地獄,還是「一位難求的地獄」(為了從人生地不熟的宜蘭轉院到台北,透過很多人大費周章)。每一次的插管,抽痰,反覆的在不同的床位進行著,只見我父親在意識不清的狀態下,當抽痰的管子一下,他瞪大銅鈴般的眼痛著睜開眼,我的心好沈痛,原來在人間真的有受盡苦刑的地獄,和雀躍極盛時如置身天堂一般,原來天堂與地獄就在人間。



這兩天他終於拔管,但是停打鎮靜劑的父親仍然意識游離。有時候他因為用力咳痰而睜開眼,但是眼神少有對焦,像是看著遠方。加護病房猶如在人間的地獄,總是威風凜凜,有著天生架勢的父親,第一次沒催促我回家,而讓我每次看足會客時間才走,不是因為他從此不怕麻煩人,而是因為他的意識尚在游離中。



隔壁床是個外交部的官員,他因為神經被病毒破壞動彈不得。平時再怎麼成就卓越的人,終不堪一病一跌,終究在病榻上要任人擺佈,尊嚴盡失,叫人心寒。



我祝福我的父親,和每天一早出門一直坐在加護病房外外唸大悲咒,直到晚上會客時間結束才回家的母親,祝福所有在身心苦厄中的人們遠離身心苦惱,也祝福陪伴支持他們的家人有足夠的勇氣跟溫暖。



祝福大家

善善媽咪
This album is powered by BubbleShare - Add to my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