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30日 星期一

perfection out of imperfection





Perfection out of imperfection,這是我這兩天心裡浮現的一句話。



善善的名字是『至善』,當時morrisa取名『至善』(早在懷孕之前就先構想好了),除了希望他是個善良的孩子,還希望他是個各方面都先天優良的孩子。希望他生來甚至早有累世的智慧,不是爸媽在教他,而是他有累世的智慧來啟發我們。



不但是這麼想,我曾經做過奉行一切舉凡我主要信仰佛教胎教相關經典裡的一切可以孕育一個內外兼顧,福德因緣具足的相貌端正,智聰利根的一個孩子,每天相好莊嚴的悉達多太子童子像都放在眼前看(懷孕前就放在辦公桌上),讀經抄經送經供花凡此爾爾舉凡一切佛經裡和師父說過可以製造一個完美小孩的方式。此外悠揚的古典樂整天不絕於耳,甚至,更徹底的是,在受胎當下,善媽虔誠的唸和觀想諸佛菩薩,並非想著俗事慾念,因為善善是個計畫性受胎的孩子。善善是胎裡素,不過素食本是健康的之外,我每天補充綜合維他命,還吃大量營養蔬果。因此善媽生產前通過嚴格的臍帶血捐贈標準,產檢醫師自始至終也都是一句,肚子裡的胎兒很標準,各方面都進行得很標準。



我聞法的師父和經典說過,創造理想的孩子和今生來世是有方法可循的,如此不是有所求,而是如理如法的求。



那麼,為什麼我的孩子生下來後急救,然後我完美的孩子的經營醞釀似乎一切都在『預料之外』。為什麼他沒有完美,動作發展方面帶動小動作與語言發展遲緩,各方面還離完美很遙遠(除了他幸福快樂以外)?為什麼我期許中的『至善』,是像現在這樣被詮釋的?



這件事其實有徹底引起我對信仰的強烈懷疑失望,直到此刻,我想有強烈懷疑失望並不是壞事,任何說法學說都不是單向的權威,真正的智慧學說要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和實際驗證。如果只是不能質疑的權威,那就變成以前歐洲的宗教打壓,宗教試圖蒙蔽人智了。



不單是我直到現在仍與我的信仰暫時保持距離觀察,更重要的是我相信我們生在人世,要面對與解決問題,而不是再一次躲回去念經。這一次我選擇相信『事在人為』。我選擇在人間做就對了,不去唸經或繞路了。當然我還是高度推崇佛經,姑不論人生義理,單論文字文學,各部佛經遣詞用字精粹精鍊之美,單用來怡情養性,或是磨練自己的文字運用,我認為都不輸於唸唐詩宋詞之美。)



不止是善媽自己因此對信仰打上一個超大問號,也暫時與信仰保持距離,選擇在人間做就對了,善善的事也連帶影響到之前病危時的外公。善善也是外公為了婆家急著要曾孫(不是公婆急),曾任道教會理事長的善善外公在他長期幫忙的宮廟,向他的義父濟公師父代向王媽娘娘(據父親說是玉皇大帝之母)虔心求來的,目的當然不是為了父親自己的私心,而是希望女兒的婚姻圓滿,是父愛,父親自己也沒有急著要抱孫啊。本來王媽娘娘賜龍鳳胎,一子一女,後來是父親怕我一個人帶不動,回王媽娘娘先單賜一子就好了。



後來,善善出生滿兩天急救,在善善一歲生日左右時外公在榮總住加護病房,後來善善外公親口說對於病情好轉痊癒和濟公義父『失望』了,覺得義父為什沒有幫他,一則是因為他當時對於自己腦傷即使好了出院,也好不完全,不可能回去職場叱吒風雲了很失望,一則是一歲左右復健科醫生診斷出善善有輕微腦性麻痺,虔信濟公師父的善善外公當時又對自己的信仰重心更失望了,為什麼他幫女兒求的子是不完美的,他疼女兒才代為求子,善善滿月時也虔心還願,為什麼反而求得『看似』不完美的孩子來讓自己的女兒吃苦呢?



這件事,連帶影響讓我深愛的父親在急救緊要關頭失去求生意志(此刻morrisa回想當時又不禁流淚中)。父親離開後,我們還帶善善回去和善善及外公有大因緣的濟公師父的廟拜拜過。



為什麼善善的imperfection,重挫了我們父女的信仰呢?



這兩天,Perfection out of imperfection,浮現在我心裡。



Perfection不是來自perfection,而是來自於imperfection。走向完美的空間努力是人為的,而不是來自於完美本身。完美不是完美的前身,不完美才是完美的前身。人生於世,不是坐待與坐擁完美,而是在不完美中努力創造出你想要的完美!



morrisa附善寶玩玩具鍋蓋相本

http://www.bubbleshare.com/myalbum/413648.f225d13af1c/14396853



這張morrisa覺得很俊秀!







2008年6月26日 星期四

先求生活好 再求復健好





物理治療界,實在有很多優秀盡心的老師。不過,
有時候會發現,如果老師還沒有結婚生子,比較難完全同理我們一整天帶著一個特殊兒在家『生活起居』的一切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在家裡,當然不是總是復健,復健,復健,很多時候是要過好生活(過日子)的,而單是這一點,就很難了!



每一個家都要花很多時間清理,購物,幫孩子洗澡,換衣服,幾乎時間都被這些雜事充滿著。如果孩子還沒有獨立行動能力,除了要做完所有家務事外,必須常常扛著扶著一個大小孩,搬動移動大小練習復健用的輔具,有時候實在是到中午就全身沒力了。以帶孩子到醫院復健而言,抱孩子上下安全座椅,提教具上下車,陪孩子復健一個早上,這些『離離摳摳』的事,直到把所有車上帶到醫院的東西又放到家門口時,也常常是快掛掉了(所幸我們家是平房,家門口院子即停車位,不過附近實在人稠車多巷子小,因為好的外圍環境大家都想住,所以房子一直蓋,偶爾到處停滿車子,或是對面方向有車子面對面好幾回,在很累的時候還要很努力的費好一翻功夫才能把車開回家裡)。常常勉力而為到晚飯煮完,爸爸一踏進家門那刻,善媽就陣亡累癱了。



所以,其實我們必須先把實際生活過好了(這點就實不容易了),才中間穿插或專心得做一些刻意或較隨性的復健活動。



黃老師也說,復健不是像感冒是短期的,所以善媽說先把生活顧好過好,再談進步是對的。其實,對一般家庭把生活過好顧好往往就是很疲累的了,我們要照顧一個特殊兒同時顧好過好生活是更疲累的,等這些基本條件都達成了,我們才能再求進步。



就好像『要先顧好肚子,才能顧佛祖」這句話說的,復健也是如此的!



morrisa

2008年6月25日 星期三

今天語言治療課老師的建議





善善上午上語言治療課,老師給了幾個建議如下:



老師請善媽平常用唸故事給『小班』生聽,而不是給大班生聽的方式跟善善說話。老師注意到善善的軀幹力氣不夠好,因此support說話的功能還不夠好。



整理方式如下:



1.速度要慢



2.多重複單字或句子



3.音量忽大忽小吸引善善注意和興趣,以及吸引善善看大人嘴型或產生模仿發音或誘發說話



4.針對語言發展遲緩的孩子,反而要多說車車,糖糖之類的兒語而非完整字讓孩子容易模仿



5.平常和善善說話和互動要等善善有語言和動作回應再繼續,速度要配合善善,寧可慢而完整



6.讓善善多吃洗過的自己的手或是咬玩具對他的口腔訓練有幫助,可以讓他多咬不同口感的物品



7.幫善善刷牙時也幫他按按牙齦及按壓上顎做口腔訓練



8.用鴨舌板練習幫善善往右或往左推舌頭訓練舌頭運動 



9.訓練善善做親的動作練習『閉唇』活動



10.讓善善用杯子或吸管喝水訓練口腔運動



11.老師發現從我錄善善吃飯的畫面,發現cp孩子很棒,即使善善的口腔功能還不夠好(舌頭會往前吐),吃飯卻吃得不錯,會自行決定什麼時候該閉上嘴巴食物才吃得進去,什麼時候舌頭吐出來也不會有妨礙,發展出自己的一套對應方式,還會在食物沒放好想調整位置時伸手指進去口腔調整食物位置,所以不易像一般低張孩子會容易噎到

       

morrisa





2008年6月24日 星期二

1998年差點像泡泡消失在巴黎(中)





後來我最終被人一家餐廳的人幫忙到了警局時,才發現原來我的飯店的名稱和其他好多飯店的名稱是很相似的。



原來,這三個法國人打算要幫我的忙,後來才臨生歹意,他們開車到了一家巴黎市區的飯店,發現我手上的飯店地址並不是這一家,而是必須上高速公路到巴黎郊區至少三十分鐘的車程。



他們於是開始從熱鬧的巴黎市區開車到了一些非鬧區,最後上了高速公路。不過,我發現,他們從一開始友善的態度,變得越來越不友善了。司機和我的英文交談越來越少,和他的朋友的法文交談越來越多。直到上了高速公路,他們的態度越來越明顯了。



在高速公路上,他們的音量就變大了,坐前座的法國黑人伸手搶了我的隨身包包,他用比出槍的手勢,警告我不要輕舉妄動。我已經忘了當時做了什麼,應該還是有努力想留住我的包包,因為我的護照,飯店地址,單眼相機,手機,現金,信用卡和提款卡所有東西都在裡面,失去包包我怎麼回英國呢?總之,最後到了警局時我的手是淤青的。



那台車是三門車,我幾乎不可能開車門,除非移動前座座位。在高速公路上,我看著車子來來去去,還有寫滿法文的路標。那時候的恐懼真得是無以復加的,這三個法國人時而做出一些騷擾的動作,我不知道車子要開到哪裡去,不知道會停在哪裡,不知道這個恐懼要持續多久,這種什麼都不知道的害怕比什麼都可怕。我不知道他們會不會傷害我,他們會放了我嗎?什麼時候呢?



當時我的心亂的比什麼都六神無主,我開始在車上大聲的一直喊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南無觀世音菩薩,因為我只能做這件事了!我一直喊一直喊,聲音都是發抖的。前座的黑人還是頻頻的警告我,他瞪大的眼神非常恐怖。



車子不知道在高速公路上走了多久,我看到他們從高速公路上開到一條完全沒有燈的漆黑小路,他們不知道討論了些什麼,意外的停下車,搶了我所有的包包,除了一個印有英國國旗的塑膠包外(因為英法是世仇,所以他們不要),又做出一些騷擾的動作,然後移動前座座椅,狀似要讓我下車了。我馬上下車,他們的車開走了,我這時居然還追了幾步想至少要回我的護照我才能回英國啊,直到想清楚,如果他們回頭怎麼辦?我才在這條沒有燈的小路上一直跑回到高速公路,然後找到一間附近的餐廳。



餐廳裡有一對英國夫妻,聽到我用英文求救,好心的幫我翻譯和報警,整個餐館的人也透過他們的翻譯,知道發生了什麼事,當時已經是晚上九點多了




過了一陣子,警車和法國警察出現,他們先載我回去警局。



morrisa明日待續

1998年差點像泡泡消失在巴黎(上)





今天,想跳出現實的框框和這炎熱難耐的天氣,跟大家說一個發生在1998年的morrisa身上的故事,因為今天著實忙碌疲累,想要先搭時光機到別處走走去。1998年在巴黎,在morrisa身上,曾經發生一件非常可怕的事。至今仍有留著一些後遺症,也就是原來天性就容易緊張的morrisa變得更容易緊張。



1998年8月份,我在倫敦暫住,因為距離University of Birmingham的宿舍可以搬進去前還有一個月左右。因為morrisa在大學就曾經到倫敦遊學兩次(因為我長期都有當家教存錢),所以對倫敦已經非常熟。在離開倫敦前往伯明罕的最後一週,我訂了一個週末三天兩夜的巴黎行,原因是因為等到到了伯明罕,再要到巴黎去,就必須先到倫敦。加上週末行其實旅費很便宜,因此臨時決定到巴黎玩一個週末。



我曾經到過巴黎兩次(1998&1999),第一次到巴黎,差點像泡泡般消失在高速公路上。



參加英國的旅行團和台灣非常不同,是尊重群體利益為優先的,不會點人頭。換言之,如果你晚了五分鐘想上車,車子已經在開往其他地方或甚至其他歐陸國家的路上了。舉個例子,1999年我和同學參加一個耶誕節遊歐陸六國的團,如果你沒有準時,車子可能從比利時開到德國去了,或是從德國開到荷蘭去了,可不是那麼單純的問題。所以,每逢要集合的時間,總是緊張得很。



1998年那次臨時一個人參加巴黎團,我等到上車才發現,導遊是英語法語並用的,特別是地名全部都是法文,加上我行前沒有做功課,也沒有買旅遊導覽書,只是打算隨性玩個週末。這才發現,英文法文間雜是個問題,全是法文地名是個問題,因為我首先已經不太記得法國名勝有哪些了,遑論又用法文發音。



第一天的傍晚,領隊在兩個點放我們下車,一個是巴黎最大的拉法葉購物中心,一個是羅浮宮,看自己想逛那個點就在那個點下車。morrisa選的是羅浮宮,所以逛完羅浮宮後照我所認為的在6:00要等旅行團的車上車。五分鐘,十五分鐘,半小時過去了,我越來越焦急的發現,根本沒有看到團員(只有剛下車時有看到些南美洲的同團團員),也沒看到車。我後來才知道,原來放團員的點有兩個,集合載人的點卻只有一個,是在拉法葉購物中心。所以,我是搭不到車了



我在很緊張的情況下,發現試了幾個方法都沒有效,羅浮宮旁的計程車必須大排長龍又很緊迫,似乎不能和司機先溝通好。這是個預料外的狀況,我實在不敢確定,以巴黎的高物價,加上我實在不確定旅社是近是遠,如果車費高過於我身上換的法郎,那不知怎麼好?走到附近的地鐵站,發現巴黎地鐵路線我一竅不通。又試著走到附近的咖啡館,發現天氣好冷,大家也都冷冷的說著法文。我於是又繼續走,想打電話給警察求援,電話那頭一直要我說法文才能幫忙,這條路也行不通了。



當我發現似乎找不到方法回旅社,天色變得又黑又冷了,我開始沿街哭了起來,一邊走一邊在心裡盤算著。我當時想到的方法,只有看能不能攔車看是否有好心人可以依旅社地址送我回旅社。



我心裡想要攔車,不過其實又沒有勇氣,只是這樣想著,想舉起手來。這時候,剛好是紅燈,幾台車子停下來,有一台車裡的司機,似乎看到我在路上哭,於是停下來用英文問我怎麼了。我告訴他我跟團分散了,是否可以拜託他們載我回旅社,我手邊有地址,司機答應我了。



坐上車後,我發現這台車上共有三個人,一個法國白人和一個法國黑人坐在前座,一個法國白人坐在後座。只有前座這個法國白人司機的英文說得比較好,其他兩人幾乎都是靠他翻譯的。



他們有問我想不想到巴黎的酒吧走走,我真得很想早點回飯店,所以告訴他們我真得只想早點回去飯店。



這三個人原來似乎的確是有意幫忙的,直到半路上他們不知道用法文交談了些什麼之後,突然心生歹意。



morrisa 待續

2008年6月23日 星期一

禁止妄自菲薄





最近,我發現自己『很多次』在跟別人聊天時,說道:善善的某兩項特質,還好沒有遺傳到我,還好遺傳到爸爸。等到我說過了第五六次左右,我開始自省到自己這麼做,我感到很訝異自己這種沒有建設性的說法,也在心底偷偷發誓,禁止自己未來再做這種妄自菲薄的事。



我從小常看自己的母親有妄自菲薄的說法,常常說別人好,而看輕自己的好與自己家的好。我心底盼望母親不要妄自菲薄,或是起碼不要妄自菲薄自己的孩子-我們!



記得剛要結婚時,發現婆家和娘家家人初次見面時,婆家說的都是善爸的好,我發現這與一般台灣家庭很不相同,一般家庭都會過度謙虛自己自己的孩子,即使真的是優點的地方,也會『沒有啦』,少數就是過度吹捧。



我於是特別提醒母親,因為婆家是會談自己孩子的好的家庭,請她在這種情形下,也『對等的』談我的優點,不要在婆家談先生優點時還過度謙虛的談自己的孩子-我。



有時候,當別人誇獎我時,母親會代為說『沒有啦』,後來大學唸英文系,碩士留英的我已經非常不習慣,總會在事後跟母親說:媽,他們說的優點我真的有,為什麼妳要說沒有?為什麼妳不說謝謝,然後把讚美收起來。



每當別人誇獎我,我都會說謝謝,然後把讚美收起來。



即使聽到批評的時候,不管是事實還是主觀謠傳誤解,我還是會很健康的在第一時間就自己過濾,知道我還是有很多其他的優點,所以不容易被打落谷底。我總是會自我調適,我其他部分還是很好啊!沒有人只有優點,沒有缺點,沒有人在世界上能夠讓所有人都開心,讓每個人都覺得你很好。如果你想要在世界上讓每個人都開心,那自己可能會最不開心。我們應該自我實現,如果自我實現的路上,偶然讓一些對我們生命舉足輕重的人開心,那就已經很好了。



我們應該把重點放在自我實現,而不是先左顧右盼,期待讓所有人都認同自己的人生。



即使是談孩子的某些缺點像另一半,我認為這種說法也應該避免,因為這樣子一枝箭射向兩個人,一次就批評了兩個人生中最重要最愛的人,實在不划算。一再強化孩子未定型化的負面特質,也實在不划算,只會讓孩子覺得,我就是這樣了!



我覺得,我們每一個人的一生中,不知道受過多少委屈與挫折,多少的人與事(如一輩子不計其數的考試,面試,競賽等等),才走到今天。全世界不知道有多少人與事跟我們說過無數次的yes or no,唯獨我們自己不能對自己說no,不能妄自菲薄!



除了禁止Morrisa自己妄自菲薄,我也會教育善善,決不要妄自菲薄,我們不可能每件事都做到最好或盡如人意,但是全世界都可以對我們說yes or no,唯獨自己一定要看重自己的人生與正面特質,一定要自愛與自我悅納,一定要say yes to yourself,那你才有能力面對世界上無數的挑戰,與別人無數的yes or no。我們應該是自己和孩子最佳的支持者,而不是反對者!



Morrisa

2008年6月20日 星期五

醜小鴨與天鵝





晚上,我看到momo親子台在播放醜小鴨的故事,這讓我想到這些和一般兒不同的孩子們。



醜小鴨『心裡想』和『問媽媽』,我為什麼和別人不一樣?



醜小鴨的媽媽也納悶愁擾,為什麼我這個孩子和其他孩子不一樣?



很多人不瞭解和別人不同的醜小鴨,所以『常常』有意無意間,傷到了醜小鴨和醜小鴨媽媽的心。



也常常問我們好多好多讓我們臉上出現三條線的尷尬問題...



我和善善的心情,不就和醜小鴨與醜小鴨媽媽是雷同的嗎?



不一樣就不好嗎?



從小受過一些委屈的醜小鴨可能反而變成天鵝。



我會告訴善善寶,他忍耐和辛苦後會變成美麗高雅的天鵝。



我也會告訴自己,這個關於醜小鴨變天鵝的故事,我忍耐和辛苦後會變成天鵝的媽媽!



Morrisa附善善3月份復健課開心上課照片

http://www.bubbleshare.com/myalbum/402927.daf324a5295/14032078



練習用雙手撥開水果模型





分類&配對練習























笑嘻嘻的套小圈圈練習精細動作









專心中...



空中飛人練背肌和手撐



2008年6月18日 星期三

心情小記- 有時候壓力像浪潮般把我淹沒

這幾天,適逢小紅的量最多的大紅來臨,身心多所不適,Morrisa的心也跟著大大起伏。再碰到身邊的ㄧ些大小事,覺得就要被壓力的浪潮淹沒了。



必須先小小肯定自己ㄧ下,如果要排名情緒化,感性,和愛哭,我的排名應該是在很前面的。不過依然,我耐受了許多沉重的關卡,每次緩緩腳步,總是會自己重新找到能量,正面的繼續走。



近來發現自己不斷在透過各種方式紓壓(看畫展,油漆,購物,幫善善買新衣服,為自己打扮美容,整理房子等等),不過卻發現似乎這些事都做了,紓壓的方式都用了,心裡仍充斥著讓我快不能呼吸的大片空虛與懷疑。 



偶爾我也會現實生活『生氣』,我會想把整面牆都漆成海水和天空的藍,因為我想要更多的自由,空間和希望。偶爾我會想要不斷得做無數的改變,因為我想要跳出現狀。偶然會有個縫隙,讓我生氣為什麼我不要求復健的速度突飛猛進,可是善善的四肢低張加協調不良類型,讓我盼著他『獨立坐』苦苦盼望了那麼久。老師們都說善寶穩定進步,速度也算是同類型中快的,可是為什麼老天不至少先讓我看到善善能獨立坐著玩耍,讓媽咪說一句,善善,你先自己坐在這裡玩一下,媽咪去拿一下東西再回來。為什麼連這樣最基本的自由和最基本的期盼都讓我等了那麼久,從六個多月跑醫院復健直到兩歲出頭,仍然被卡在軀幹這個環節,一直一直在磨我的愛心,信心,與耐心?



偶爾,無數的問號會寫滿整片天空。偶爾,我會很捨不得,怕有一絲可能性善善未來會受苦,而我光是想,心裡就很痛很痛。偶爾,我會懷疑我們生命存在的意義。偶爾,我會不知道未來何去何從,未來是個沈重的問號?



有時候我有一點想失望與生氣,可是我又不敢,因為抱怨懷疑是個無底洞,負面想法會吸引無數負面的想法,所以我每次只能放任我的負面抒發至多一天到一週,或是一次好好的,痛快的哭個一回。



可是,我不敢用我帶著沮喪失望懷疑的眼神看著善善,因為我是全世界最能給他信心來源與愛的人!我失望沮喪時我會去看別的地方,不會去凝視我的孩子。



我也不敢跟別人分享我偶爾的沮喪失望懷疑,因為我是全世界對自己的孩子癒後最有信心和念力的人,如果我懷疑,別人會給更多懷疑,可是我們需要的是相信與念力,不是懷疑。



我會再谷底反彈,像每次每次一樣!我的孩子需要我全副的相信,愛,與正面的念力,而不是軟弱的懷疑。



Morrisa

2008年6月16日 星期一

善善3月練習相片日記

這幾張照片是這兩天才上傳三月份善善的在家練習照片,所以當時還穿著厚重的衣物。雖然善善的電子相本已經是為數甚繁,而且表情總是很生動,不過其實善善的精彩片數量還是遠超過善媽有空上傳的照片數量,有許許多多漏網之魚。



我想善善的這些復健照片的最大意義在傳達,世界上仍是有孩子開開心心的在復健,而不是在痛苦被迫中復健,仍然有孩子在父母的愛與輕鬆的氣氛中復健,保有僅此一次的珍貴童年,也在由眼神中自然傳達表現證明,善寶是個『很聰明靈巧』的孩子,看『眼神』就知道,眼睛是『靈魂之窗』!我認為復健兒的底限就是要快樂得長大喔!



這組照片難得拍到善爸對善寶的淘氣笑臉。





善寶像彌勒佛般福態的笑顏!







揮揮手!











雖然閉上眼還是很可愛!





練扶走時的善寶!







完整相本在這裡喔!

http://www.bubbleshare.com/myalbum/402886.89d3d0761a1/14031122



Morrisa

2008年6月15日 星期日

週末用來靜心與淨屋

每一個週末和晚上,都是非常重要的時間。很久之前看過一本奧修談靜心的書,書裡附了一片睡前靜心步驟的cd,就是在睡前可以聽著靜心的引導和安詳的音樂入眠。



有了孩子以後,靜心變得特別重要。Morrisa是個愛乾淨和家居典雅的人,也是個愛清靜與安靜的人,善爸也是如此的。所以『一個孩子』毫無疑問在我們家是個完美的數字,我們真得沒有很喜歡幾個孩子加在一起喧鬧的氣氛。我常常讓善善和其他孩子在家裡以外的空間互動社交,例如上課或散步時,但是在家裡,我還是絕對比較喜歡典雅寧靜的氛圍,每個人的人生選擇都不同!



當爸爸媽媽想要靜心的時候,往往都必須是孩子入睡了以後,這樣的時段其實真得不多。善善午睡的時候,我多半會一起午睡,因為白天一天的工作量和體力耗費實在不少,頂多是晚善善一點午睡,或早善善一點起來,時間當然很壓縮,之間還要餐桌善後或是整理之前玩玩具或練習的場地,有孩子的家裡當然是玩具玩了又收,收了又玩,玩了又收,煮中晚餐後也要清理爐台,煮飯前要計畫,要清洗,還要一邊應付孩子,一邊拿東西讓善善坐在旁邊玩加聽cd,如果手腳不夠快或是善善已經不耐煩,就會焦頭爛額,一邊忙得很一邊要承受孩子的抗議聲與不耐煩,外出買東西也是都要快狠準,小心孩子沒有順便拿起架子上的小東西。



晚上善善睡後,也是爸爸媽媽難得的靜心時段,不過一樣要一邊處理某些家務,然後才能休息看看節目,寫寫格,或看看書。



孩子帶來無限的充實與美好,也帶來忙不完的工作,不是永遠都可愛的喧鬧聲,與常常不得不收了又亂,亂了又收的家居環境,偶爾這樣全天候的沒秩序感讓很需要秩序感的摩羯座媽媽頭皮發麻,壓力大到不行,所以我愛我的小心肝善寶,不過也十分珍惜任何可以靜心和淨屋的時間,讓一切重新找回秩序的時間!



Morrisa

附善善坐在沙發上相本:http://www.bubbleshare.com/myalbum/402647.2c7cd3b3f89/14023305



手都會幫忙撐幫助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