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久以前,在善善復健的第一家醫院-慈濟醫院,曾經有一個在旁邊幫另一位小朋友上課的另一位職能治療師聽到我跟善善的老師聊到情緒問題,她曾經跟我說過:『媽媽,你的孩子是跟別人不一樣。不過,其實你的孩子最在意的是媽媽怎麼看他,不是別人怎麼看他。』這句話始終在我心裡。
從以前直到兩歲三個月的今天,我曾經害怕善善會難過自己為什麼和其他的小朋友不同。不過,後來我發現,真的是大人想得太多太複雜。善善一直是個被滿滿的愛和安全感包圍的孩子,他的社交性很強,嘗試做任何事的動機也很好。善善並沒有以大人的複雜方式想。
他只有感覺,自己和其他小幼兒一樣被爸爸媽媽牽著走和學走路,他覺得這樣的感覺很棒,既能到處探索,又能繼續當媽媽懷裡和手裡親密的伙伴,他並不覺得有什麼不好(是大人才有既定的想法)。
善善也不覺得學步車和站立架有什麼不好,如果每個人生來都是用站立架和學步車站立與移動,應該也會覺得這是正常的,沒有什麼不好。我們應該慶幸的是,善善並沒有像某些孩子先習慣完全獨立行動的感覺才『因故』失去它。
如果未曾擁有過,那麼就不會知道那是什麼感覺,也會很容易就適應或甚至不用適應本來的樣子。
從這個零再慢慢累積,孩子不覺得曾經失去什麼,而是可能會再多得到什麼?
對於站立架與步態訓練器,善善每天站上一兩個小時以上也習以為常。如果我們每個人生來都要站上一兩個小時站立架與步態訓練器,我想我們也會習以為常。從小做的事,就不覺得特別辛苦(當然肌力訓練必然是要辛苦的)。
有許許多多大人才有的複雜想法,善善都沒有。我很安心的是,到兩歲三個月的今天,善善一直是個開心而有自信,愛自己而深深被愛的孩子。我每天跟他說的那些話,關於世界上有好多人喜歡他愛他,關於有好多小朋友喜歡他,關於老師們喜歡他,和小朋友一起等著他去上課,關於媽媽超級超級無敵喜歡他(一天不知道說上幾回),和每天無數的擁抱親吻和牽手,善善都牢牢記在心裡。他真的很快樂又有自信,不像大人無謂的擔心怕他會跟別的孩子比較而難過或是沒有自信。只能說,大人的想法太複雜了。
我想我已經送給善善兩百分的自信,我還要繼續送給善善兩百分的自信。我會每天持續告訴他關於他在這個世界上出生是多麼被愛與美好,我會持續告訴他關於愛與喜歡。那位職能老師說的是對的,善善最在意的是媽媽怎麼看他。如果媽媽看他是完美的,他就有自信自己是完美的。
那麼,就算有人有一天想告訴善善,你不夠好。善善會有千百個理由,甚至一個最重要的理由來告訴別人,我很有很飽滿的自信,我有兩百分的自信,我的媽媽很愛我,她說我真的很棒,我也已經真的很棒了,我的自信超過你的話語。
我會持續努力的心理建設,再每天持續不輟的告訴善善無數個他在世界上深深被愛與自信的理由,直到有一天,有人即使想帶走他的自信,善善也能迅雷不及掩耳的想出無數個理由來推翻別人的話或是不用推翻而僅僅是戴著超能力盔甲反射回去,或是心如泰山,不動不搖,特別是最重要的一個理由,我媽媽認為我最棒,我媽媽深愛我。
如果宇宙的造物主(源頭/宇宙之心)深深愛人,人就會充滿愛與自信。媽媽就是孩子在人間的源頭與造物者,如果媽媽愛孩子,孩子就會充滿愛與自信,因為是你帶他到人世間來的,如果帶他來的人深深愛他,還何懼之有?
morris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