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世襲:
以前上歷史課,常常談到『世襲』這個觀念,不只在過去,在現在依然有世代間的世襲,可能是職業上的世襲(例如家裡有田有果園的某些第二代就會繼續經營父母的事業),也可能是退休及養兒防老觀念上的世襲。舉個例子,我的父母都領有退休金,從我出社會他們都知道我們自己住外面,租房子各種生活費都不少,他們只要我們自己過得好,確實是一分一毫都不想拿孩子的錢。我的公婆也自己儲備好才退休,甚至我們的上一代都還會傳承一點給我們,都還會在必要的時候幫我們一點。當然因為雙方父母皆如此,我們是比其他家庭輕鬆不少,不過在現代社會,也不能叫做非常輕鬆,因為我們這一代念書唸得很久,都是高學歷晚就業,然後甫出社會沒幾年,就是結婚,婚後整理房子度蜜月都是開銷,然後又沒多久,孩子就呱呱落地了!(誠摯建議,最好存第一桶金之後才考慮生第一個孩子,長輩們請不要把生孩子當做茶餘飯後的玩笑話,先確認下一代有沒有先存第一桶金再談孫子曾孫子才是負責任的作法,否則貧賤夫妻百事哀)。加上目前的物價,通膨等等,真的,夫妻自己養自己,同時儲備退休,和教養孩子都是不容易的了。
所以,我自然不是想要在物質上養兒防老(這一代即使有這種期許,實務上都很難了),而是單純精神上,家庭上的養兒防老。真的,未來孩子出社會後,通常很快就要成家立業,能自給自足和積蓄已經是不容易的了。
我認為上一代養下一代,然後下一代養下下一代。有經濟能力的多給孩子一點,經濟能力普通或不足的,可以選擇像西方社會一樣,到了一定年紀就提早請孩子半工半讀,自給自足,或半自給自足(例如我的兩位表哥在念大學研究時都要兼家教,很有能力的姨丈每學期初僅提供部份生活費,其他要他們自己家教補齊。)
我倒是比較幸運,大學時一樣從大一開始固定兼家教,但是賺的錢是我可以自主的零用錢和大三大四到英國遊學的花費。我的確也從很小就有賺錢經驗了,國中起就努力賺稿費,努力參加比賽時而有獎金,以及高中賺獎學金,大學不畏風雨在寒風中騎機車努力家教。所以,應該我從很小也就有『金錢觀念』,也從小就知道『金錢能夠給人生更多的自由選擇』了。
因為我出身的家庭和公婆家庭就是父母自己退休有餘的,我根深蒂固的觀念自然是一模一樣的模式,希望我們夫妻自己老年退休有餘,不但不想拿孩子的,多的還想幫孩子一點呢!這就是世襲的觀念與習慣。
而我的朋友,出社會必須要照顧兩個弟弟求學和拿錢回家給父母,因此雖然出社會多年,要積蓄是很難的。如果因循相同的模式,那麼一樣是『世襲』。父母拿孩子的錢養老,那麼下一代很可能就沒有多餘能力可以自己為長遠的退休做計畫,所以如果再結婚,就可能要再靠下一代。所以,一代接一代,就會形成傳統的奉養,因為別無選擇。而習慣拿錢給爸媽的孩子,也會很習慣他的下一代長大要再拿錢給他們,這是另一種形式自然的世襲。
未完(待後續之三)
2008年9月30日 星期二
Morrisa談理財之二
2008年9月29日 星期一
談理財之一
談談我的理財觀,我談理財的用意並不是站在一個理財高手的角度來談(事實上以目前的世界經濟近幾年還是定存最安全保險省事),而是站在一個家有小幼兒家庭的『務實角度』和『理財態度』上來談我個人及我們家目前的理財觀。
1.人生的應有樂趣和生活之間的平衡:
我們家現階段最重視的一塊生活樂趣之一,應該是美食,此外是假日出去郊外走走。我個人不是一個特別省的人,該有的樂趣是一定會有的,例如以前收集天然水晶和寶石,現在主要是買書,買衣服和美容。不過,雖說我不是一個特別省的人,但是在同儕之間,我已經是相對『用錢有節制計畫』的人。
*例如以前我在全美語幼兒學校當老師時,寒暑假我必定爭取年假或年假外留職停薪出國旅遊,我一個人住在台北,不住家裡,各種開銷如房租水電費,第四台所有費用都是自己的,還要在『半年內存足高額的旅費』/因為我跑的都是歐洲和埃及澳洲,以及留職停薪數週時的生活費,可是得精算外加上每天從早到晚辛勤的工作,幾乎一到五晚上還兼家教,九點多十點才進門,另外是要當機立斷,積極爭取休假名額才能成行的繁複行為)。因此,那三年我圓了夢,賺錢過我想過的生活,但是當時工作的辛苦疲累是不足與外人道的。這也是我的『成功經驗』之一,努力的實踐,全心爭取,與當機立斷,因為『時間與機緣是不待人』的,例如後來我當編輯講師時,工作型態就沒有所謂寒暑假能夠遠行的機會了。雖然『頻繁旅遊』那幾年沒有真正的累積財富,而是存錢圓夢,但是能夠『每半年』就掙得『高額旅費與假期』遠行,不是每個人都能辦的到的事,一個月的收入必定要高所得加上仔細擘畫才可能實現的,有些人工作僅能勉強打平生活費,或是還不夠。以這點來說,我是很以自己努力築夢圓夢為榮的!
西方人一般比較會『即時行樂』和『預支未來』,在面相上鼻子也常常是細細長長鼻頭尖尖的,理論上較不聚財。但是比較走到哪裡,活到哪裡,想到哪裡,隨遇而安,充分實現人生,但不知未來如何?東方人以前比較聚財,永遠想到以後與未來,永遠活在以後與未來,不過真正實現人生(或到底有沒有實現人生?),可能都到老年,或是下輩子了,這輩子自己到底有沒有真正活過,還是都為了別人的期望活,先為了父母期望,後來為了另一半與孩子的期望,就這麼過了一生...我常常在『努力取捨製造這中間的平衡』!
我認為『平衡好好的現在與預先規劃未來』兩者都是非常重要的。這也是為什麼我把善善的英文名字取做埃及功績最盛又長壽的埃及國王Ramesses,就是取埃及介於東方與西方的中間點,他們既把自己當成東方人,又把自己當成西方人,這也是我理想的『典型』。
我們『不一定等得到未來』(我有大學同學二十幾歲就全家空難離開人世,還有其他認識的人的在十幾歲或三十歲就離開人世),但是我們同時期待『現在好的基礎與必要條件』以外(拜託千萬不要只想未來),未來跟現在一樣好,乃至合理的往上爬,越來越好!
2.教養小幼兒時確實家庭開銷比較大:
懷孕期孩子未出生前,我們的財富累積當然是比較容易的,比較能計畫存一半收入就存一半收入的穩定累積。不過呢,現代人出社會晚,存的第一桶金,即使沒買房子有公婆的房子住,以我們家也必須把第一桶金花在翻新房子上,整修變成自己理想的家。然後,『蝸牛有殼』後,再努力從頭存下一桶與下下一桶金,孩子就很快呱呱落地了。
有小孩子之後,特別是當孩子在『小幼兒期』,暫時累積財富就不能照以前的速度與方式了。我們必須適應孩子產生出來的不同開銷,把錢付給保母,或是媽媽自己當保母。而一個孩子每個月究竟要花多少錢,當然非常因人而異,此外因時而異(如小幼兒期的學費大於國小學費,但是國小孩子有的還要補習),例如你計畫生幾個孩子,要不要送去給保母帶,孩子要穿什麼價位的衣服,玩什麼價位的玩具,用什麼價位的嬰兒用品?你是想進行基本自然的教育,還是想砸大錢帶去上不同的潛能開發課?當然,即使最基本的教養方式,一個孩子確實已經是一筆底限不小的開銷。
當我們計畫生小孩時,其實我想的是很長遠的,目前外出孩子可能跟我同吃一份餐點,未來孩子會點他自己要吃的一份餐點,而且會選擇他自己要吃的那一種,男生的食量又通常比較大(以善善而言他的胃口可是奇佳的)。目前家裡一台機車一台汽車在納燃料稅,汽機車駕照行照費,手機費,健保費,未來在孩子出社會前,這些以『人頭單位和交通工具單位』算的生活花費,都是父母在『孩子出社會領薪前都必須要買單最少二十年』的,一家『有幾口就有幾份』。所以,當然一個家庭有多少能力教養幾個孩子,要給孩子什麼樣的生活水平,都是要三思的。以前的人常說,生了再說。而我覺得孩子的生命是長遠的,必須要先想好,我們家的船可以容納幾個人一起坐,才有空間又有品質,還能開得長遠,最少不會翻船,不去借貸來養小孩(例如助學貸款),也不會因為沒有想清楚而幾個孩子一起拖下水都沒有飯吃或是好幾個人只能分到一碗麵,因此名列低收入戶,甚至丟給上一代照顧,生命是要『自我負責』的(***此處是正統的魔羯座在說話,我的體內也住著一個理性至極的米蘭達)。
2008年9月28日 星期日
肥嘟嘟的冰箱與滿滿的愛




(附:善善自己獨立坐著玩玩具,我曾經魂牽夢縈的景象,雖然目前維持時間還比較短,不夠穩定,還要不斷練習平衡,不過確實是發生了!)
因為這週陳爺爺會上台北來密集幫善善做氣功治療,所以母親配合上來幫忙幾天後回去。
其實,母親在台北有兄弟姊妹,但是為了我和善善,她幾乎每次北上都不會告知其他人,秘密往返,因為她來台北是來『幫忙』的,有很緊湊的行程。她總是希望在這幾天,能幫我做多少事就做到最多最多,直到她出門搭火車的『前一秒』。她怕我好不容易有替手時,她還去親戚家吃個飯出門的,我又沒辦法休息了,所以一直是『秘密往返』,我也會幫忙『守口風』,真正是來做事的,只有台東的親友知道她北上,絕對不會有北部親友知道她來台北。我的母親真的是『神力女超人』。
這兩天突然的又有颱風,我們的冰箱卻是從週五一早母親回娘家台東時,肥嘟嘟的到擠不進一點東西。整個冰箱,從最上層冰櫃到最底層的水果,一應俱全。甚至母親知道現在善善大了,我的負擔變重,她來的短短幾天除了當日飯菜,還花其他時間一直在包水餃,煮米粉,和煮油飯,然後分裝成一包一包冰滿冷凍庫,要吃的時候只要解開一包微波加熱,馬上就可以吃,只需要洗碗盤,其他都不用費工。
除了一般的食物,她還會推著善善,去買一些我們愛吃的口味不同的食物,像是吊鐘燒(一次一定是買兩盒兩百元的份量,足夠她回去我們還吃兩天),士林夜市好吃的玉米,起士馬鈴薯,菱角花生,炸菇,海苔飯卷,鮮芋仙的甜品等等,讓我們不用一直吃煮的一成不變的食物。
此外她一定會去逛市場買我愛吃的芋踝(芋頭梗綠色部分),筍子煮筍湯,以及百香果,芒果,西瓜等等水果。
晚上她還會幫我縫補需要修改的衣服,例如這次幫我把四五件短褲容易不貼整的褲緣縫好,總共花了兩晚的時間,戴著老花眼鏡一直縫,連電視也沒在看。只要她來台北,一定是從一大早做事一直做到晚上睡覺,發明無數的工作來做(例如炒米粉放冷凍),好讓我盡量省事,只有不停的做事母親才會安心。
母親不愛打扮,常黃著臉散著髮,我卻愛打扮重形象愛面子像父親。母親有時候說話太大聲,一邊做事一邊埋怨,把自己弄的好累,我會告訴她你也可以選擇不要做,但就是不要既要做又要抱怨。有時候和她出門,她會說話說的很大聲,用字不夠文雅,穿著比較隨便,頭髮可能還沒梳,我就會覺得沒面子(可是父親很重外表儀態談吐,讓我很有面子,也希望像父親)。以前青春期在念國中時,因為我忘記帶東西到學校,請她送來,她會從走廊的那一頭就一邊大聲的板起臉抱怨,讓我當時心儀的男生看見,覺得真想躲起來假裝那不是我的媽媽。她還會什麼東西都捨不得丟,只進不出,還常在問以前用的某某東西在哪裡(如果一直進沒有出家裡就無法整潔了),把家裡弄的很亂像回收場,等她回去我又把東西都拿去回收掉重拾整潔。這些事總是反覆在發生。
可是,請大家聽我說說我和母親的反差和當我媽媽女兒的苦水與感受,回過頭來,我才會看著颱風天裡肥嘟嘟的冰箱,心裡覺得感動莫名,想跟媽媽說謝謝,如果大家在我生母親的氣時,提醒我母親的好,我會聽不進去,只會覺得反感。只有在偶爾盡情埋怨母親的缺點後,我才能回頭去看到她幫我塞滿的冰箱,和一針一針幫我縫的四五件短褲,還有無數無數的愛。
既有無數的反差,又有無盡的愛在蔓延...
Morrisa

2008年9月26日 星期五
午睡前的唱誦

午睡前,我哼唱伊藤加代版本輕柔悅耳的西藏文殊咒,觀音心咒,和綠度母咒給善善聽。不是皮毛的唱,是唱到心輪和臍輪與丹田都共鳴震動的哼唱。
然後,善善就慢慢自然的睡著了,還把手心安全的放在我的心窩上。
我以前是一個對靈性追求非常非常熱衷的人,後來因為孩子的缺氧和一路上的難題,我對我的信仰失望了。
而我追求的靈性,又和公公婆婆的慈濟法門不盡相同,有一陣子我不聽我以前收集完整的西藏咒語輕雅柔美的唱誦了。
最近,陳爺爺用另一個方式,讓我重新建立與自我靈性間的新關係,我又開始不自主的想要哼唱起我以前鎮日熱衷的優美西藏咒語唱誦歌曲,和再一次追求回歸內在靈性。
我和我的靈性與信仰,正在『找尋建立一種新的連結關係』中。
那是因為,陳爺爺不像其他人,看整體的我,或是挑我的毛病,而『總是』從我最棒的點著墨放大,然後讓我清淨的自性自己慢慢開展。就像是在一個圓錐狀的光明中心點,陳爺爺試圖幫我把圓錐的圓點刻劃清楚,然後讓我自己的光明圓錐自由無限開展延伸...
Morrisa

上週的心理諮商功課:理想中的世界

上週的心理諮商功課之一,是在一週內想一想我心目中的理想世界。
為什麼要做這個功課,是因為上週四我告訴諮商師我心底的一個大秘密,其實我對人生的整體看法是非常悲觀的,而天性是非常杞人憂天的,我幾乎順著直覺就可以非常悲觀,但是我必須要非常努力,才在後天學著樂觀很多。
從小,我就常常在思考,為什麼要活著的問題?為什麼每天都要去認真上課,聽老師的話,然後考試,回家後也沒有多少自己的時間,我常常覺得人生是無聊的(就是若沒有做出有聊,有趣,有為的事,只是像螞蟻般不得不的生活存在這件事非常無聊,很無奈)。然後到工作時,又是大家每天像螞蟻般的汲汲營營所謂為何,如果那麼辛苦才能營生,那不要製造生命不就好了嗎?那又何必去做健康檢查,還努力養生,讓大家的壽命又久又長,然後又來擔心退休金,老人年金,和高齡化的社會。還有把孩子生出來,又明知道未來的溫室效應,一天到晚在談的天災人禍,世界的經濟,就業不易等等問題,那不要製造生命不就好了嗎(我個人是不做身體檢查這一套的,我崇尚自然壽命和自然的養生,以及隨順因緣,當然有了孩子後加上隨順孩子的因緣,我的生命多了為孩子而活的成份)?我是因為生下來了,所以才努力的一天過一天這樣歲歲年年的。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一生多,多又生於一。
念書的時期,我也常常在念書到午夜時在寂靜中去照鏡子,我會照著照著,看到自己的靈魂跳出來,看著鏡子裡以為的肉身的我,覺得肉身的我不禁有點陌生起來,問肉身的我,靈魂的我為什麼那麼在意這個肉身的我,那麼在意肉身的我勝過於世間一切人事物?我小時候藉由照鏡子看到兩個我。靈魂的我會問肉身的我,或是肉身的我會問靈魂的我『你到底是誰?』
終於誠實告訴大家,我天生與生俱來對世界的想法是悲觀的,我只要順著水流就能輕輕鬆鬆的悲觀,但是必須要努力提起正面思考,努力學習,努力突破才能樂觀。或許我對生命的整體看法依舊是悲觀的,但是我對生命細節與生活方式品質上一直在追求學習樂觀!
所以我特別追求靈性的價值和心靈的自由。
我和諮商師分析過幾個我先天對世界與生命非常悲觀的原因:
1.是遺傳和相似的靈魂互相吸引(除了的確有科學上容易悲觀的大腦結構,還有遺傳與生長環境下受到母親非常悲觀與龐大的負面語錄的日日夜夜天天月月年年的影響。)當然不能都把責任推給母親,有可能性像佛教裡投胎說的,遺傳的原因其一是相似的靈魂會吸引相似的靈魂來投胎。或許是我更早之前就是悲觀的,所以才受吸引投胎當相似的母親的女兒。又可能是我本來不悲觀,只是很感性,不過受到母親對人生悲觀的長久薰陶,而深受影響。到底是雞生蛋,蛋生雞,尚無法確定。
2.世界上的確有許多令人悲觀的因素,如氣候,大環境,危險,不確定因素,與許多的競爭。
3.最重要的:我深深追求心靈的靈性價值與自我生命的實現,如果是不得不,或是常規式的照表操課,像微小的螞蟻般汲汲營營討生活,對我來說是非常無奈與無聊,有一天跟沒一天沒兩樣的生活。
----
我的作業:我理想中的世界
應該較類似佛說阿彌陀經裡和聖境預言書的未來世界。佛說阿彌陀經裡談西方世界黃金鋪地,樹上都掛滿最絕美的寶石,周遭環境都是各種寶物所製,風吹來自然出現美妙音聲,想要到哪裡去,想要吃什麼,各種所欲所想,只要一個念頭,就已經吃過了,已經到了,甚至不用真的花時間去實際上做吃的行為。
另外是阿彌陀經裡談到眾生在那裡皆現平等像,所以不會生比較分別心,還有大家每天都身心自在的在聽法聞法。
以比較可以讓眾生理解的角度來說,如果原來的清淨心(佛性)生出和圓滿,一切肉體身的桎梏與限制,和我們的思維邏輯都可以被打破(人有限的思維邏輯的的確確是非常狹隘而不可信賴的,我們的邏輯僅僅是還沒有被新的邏輯發明可能推翻前的暫定邏輯』,而能自然以『念』生出最美好的世界。
聖境預言書裡也談過,未來世界每個人都會體會到環保的重要,都會自然過最天然的生活,人口會減少,集中到非常天然的保護林裡,不再競爭資源。
在未來世界裡,除了較少的人口過著天然的生活,更新的科技也會代替大部分人的工作與達成最好的生活品質與便利,所以人類只需要花以往一半的時間營生,其他時間都用來追求靈性的開悟與提昇成長。
諮商師說,這些對我而言是美好世界的環境和現實確實有很大的一段差距。不過,至少我可以追求我描述的理想世界裡的一些特質,例如我談到的『平等』,『自由自在』,與『靈性的追求』等等。
***當然,在我的人生中事實上曾經發生過一些最美好的事,和成就一些讓自我肯定的成就,到過許多美好的地方玩,甚至到過以我的年齡來說,少有可能造訪過的為數眾多的國家(20 countries at 34 years of age),與看過許多世界之最。通常我擔心的事幾乎都不會發生,都比我想的還要好很多很多!
Morrisa

2008年9月25日 星期四
心理諮商與心情小記

心理諮商與心情小記一:
今天心理諮商發現了一個很驚人的事實,諮商師看到我的身上很明顯有三股力量在拉鋸,一個是二十多歲的原來的我,多情愛美,充滿赤子之心,永遠像個小孩,敢愛敢恨,熱愛自由,愛跳舞愛聽舞曲,滿腦子充滿各式各樣的新奇想法,一個是當善善的媽媽的我,一個是當先生的太太的我。
現在的我很矛盾,很混亂,常常有三個我跳出來在互相牽制與矛盾,諮商師相信我能夠找到最好的平衡。
諮商師建議我:某些時候,全力扮演二十幾歲時敢做夢,敢全力爭取的我,盡情的打扮,盡情的發揮二十幾歲的我的最快樂優勢的一面。我不用只能當善善的媽媽或是先生的太太兩種角色。
該我全心當媽媽的時候,就全心扮演媽媽的角色,如同我一直以來已經在做的。
該我當太太的時候,就好好扮演太太的角色。
但是,我不用只當媽媽和太太,而犧牲掉二十幾歲時的本我真我,與最快樂的我。
我也一直發現到,我的生活裡的家庭成分與比重過大。生活裡總是原班人馬,孩子先生,婆婆媽媽,才讓我那麼感受不到一絲一毫的新鮮感,那麼覺得婚姻像好多條的繩子牢牢的綁在身上。

心情小記二:直指問題核心
前幾天tt給我的留言其中一句話,真的直指我生活問題的核心。
"妳能多一些跟他人互動真的很好
也是必要的
只要跟外界互動好 時間久了
妳的 dear friend English 也自己會回來的"
我應該多接觸人群,多建立一些我自己的關係和我自己的朋友,家庭親族以外的關係,我的生命才會完整,才不會只有家庭,總是家庭,和還是家庭。

心情小記三:婚姻的承諾未免也太大了
先生的雙胞胎小叔今年剛結婚數月,我今天就跟諮商師說,我現在真佩服敢許下婚姻承諾和有勇氣走入婚姻的人。因為,婚後四年多,我到現在才發現,婚姻是多麼天大的承諾,有那麼多的責任義務,還有那麼多的犧牲自我自由,還要日日夜夜月月年年不變,這個承諾簡直大到應該讓結婚的雙方說,我不知道我能不能辦得到,或是能辦得到多久,我不能說謊,這個承諾太大了,我真的不確定,但是我想我會盡力試試看。
正如我是不跟骨灰罈裡的親愛帥爸說好聽話的,他要我們保證我們會好好照顧媽媽,而受西式教育的我說的是,我會盡力!而不是我保證我會做的很好,我覺得這樣比較務實,誠懇,和老實。
諮商師發現,婚姻維持很久的人都一直始終天天在努力維持的,而不是不用維持自然就會無止盡延續。

心情小記四:天底下真的有那麼幸運的事!!!(我們與陳爺爺宿世的緣份)
陳爺爺依舊天天幫我們母子用電話與善寶的照片遠距做氣功,每天早晚兩次。隔週一次為了幫善善連續直接做氣功四天,配合我們的時間在台北住四天,中午時段先到我們家附近的親戚家等我的電話,善善午覺一睡著他馬上走到我們家,頂著十二點到兩點的大太陽,十五分鐘就到我們家,還很貼心的配合用打手機而不是按電鈴怕吵到善善。週四做完氣功,陳爺爺又坐火車回台中大甲。幫善善做完氣功後(盤腿做氣功一小時多而不累不倦),接著幫我做氣功和教我氣功,然後和我聊聊佛學(是以同修的角度,而非上對下的態度,陳爺爺很讚歎我靈敏善悟,一點就通的靈性底子,佛緣和慧根,也讓我覺得他凡事都先看到我最好的一面),就不多打擾直接自在的背起背包又回去。
善善近來做氣功後有很多明顯的好變化,有空再仔細分享。
我告訴諮商師陳爺爺對我們母子的恩情和付出簡直不可思議,讓我深信善善是個有大福報的孩子!
Morrisa

2008年9月24日 星期三
善善9/24上課相片日記
善善今天共上了三堂課,有物理治療課,職能課,和語言治療課,節錄一些上課的活動放上來。
這是今天善善物理治療課後在練蹲,一邊玩他走跑步機的專用背心。老師們說,善善今天走跑步機走的很棒很認真,『七分多鐘有很多回自己主動連續踏步二十步』,其他才由老師帶步伐。老師說大部分有『自己走』的話,走七分鐘已經很棒了,善善應該會很累了。
善善今天上課的另一個進步是,職能課黃老師說,善善上次玩無尾熊盪鞦韆時,手的環抱能力還要靠老師幫忙一點,今天幾乎都靠自己的手臂力氣在環抱鞦韆。上次善善環抱鞦韆的腳有鬆開,要善媽幫忙歸位,今天善善的腿的環抱力氣和持續度也提升了,完全不用媽媽幫忙!
小甜心寶貝,運動中還不忘看鏡頭看媽媽!
手腳抱得緊緊的!
就是超愛善善寶貝!
我就是超愛玩盪鞦韆!
Morrisa
2008年9月23日 星期二
我人生中的第一個三十年
失去父親的一年多來,完全的改變我對人生的看法。我無法跟大家形容,失去父親和失去世間其他的生命,是如此多麼不同,是真正的心痛和真正終於知道生命由始自終是怎麼一回事。這個不可逆的體驗也顛覆了我對壽命的看法,讓我變得更即時圓夢,即時爭取,即時行樂,和更有自主性,不為他人的夢活。
情緒的驚人力量這本書裡提到,喪父會『把人的焦點突然拉到過去』。在守喪期間,會將注意力放在『童年』,開始回想起『兒時經驗』,還會跟已經好幾年沒見過,沒想過的親戚朋友說話。過去的頻率再度活躍起來,突然從展望未來轉而回憶過往。
特別是當大家想想,我目前並沒有辦法很有力的展望未來或是明確的規劃未來(這個事實本身是很難受的),因為我們家的未來有著不可確知的因素,小善寶的神奇大腦。所以,『無法清楚展望規劃未來』,讓我比一般人更容易回顧『過去』。
很久以前親生外婆,外公,祖父,祖母就相繼離開人世了,也有叔叔伯伯離開過人世。不過,我沒有和他們一起生活,加上以前的大家庭,一個孫子是好幾個的孩子裡的好幾個孩子中的一個,關係是稀釋的。我以前未曾真的為失去一個生命真正難過過,也未曾因為失去一個生命而體悟人生,倒是多年前曾經為我相處多年,朝夕相伴,靈性驚人的小白文鳥小雪球的離開人世而真正心痛,像生命裡失去重要的一塊拼圖,偶爾還會看著牠的眼睛想著牠現在到哪一個空間去了。
我的父親的生命隕落,時間點還剛好在醫生宣判善善有輕度腦性麻痺的同一時間,那個時間點的巨創可見一般。一年多來,我未曾走出來過。我想,我是個感性的人,又從小就崇拜我的父親,把他當做我眼中的英雄,雖然從青春期後和父親的關係變得稍微疏離,改而尋求生命其他的男人。
像心理諮商師說過的,每一個人的情緒和感情表達不同,和每個人結的緣份也不同,我難過了一年多,還沒有走出來也是沒關係的。或許,我並不想要走出來。或許,我並不想要忘記父親。心理諮商師說,不管我什麼時候思念父親想哭,哭了幾年的時間,或許時間比別人長,都沒有關係。每個人的情緒,感情與抒發的方式本來就不同,沒有什麼對錯。我不用走出來,我想哭的時候還是可以哭,想思念父親的時候就思念父親,不用壓抑自己。
以前想到父親的時候,是想到父親在台東,在他的辦公室裡,或是在家裡。現在只要想到父親,是在每一個閉上眼簾的剎那,父親就會浮現在我的眼簾上。更正確的說法,我現在覺得他的靈魂繼續活在我的身上。他的遺傳,他的眼神,他的個性都還活在我的身上。往往看到自己的一個側臉,我會感覺似曾相似,因為和爸爸的輪廓或是眼神很相似。
***我或許不想走出來,不想忘記我的父親,而想把父親當做護身符永遠戴在身上,在每一個困境裡,想像如果是他會說什麼話,做什麼反應?
以下的投影片,是我結婚時做的。記錄了我第一個三十年的成長。也順便帶大家來看看這些歷史。







已經很斑駁的小學畢業照






人生中第一個三十年就是這樣過去的...
Morrisa
情緒的驚人力量這本書裡提到,喪父會『把人的焦點突然拉到過去』。在守喪期間,會將注意力放在『童年』,開始回想起『兒時經驗』,還會跟已經好幾年沒見過,沒想過的親戚朋友說話。過去的頻率再度活躍起來,突然從展望未來轉而回憶過往。
特別是當大家想想,我目前並沒有辦法很有力的展望未來或是明確的規劃未來(這個事實本身是很難受的),因為我們家的未來有著不可確知的因素,小善寶的神奇大腦。所以,『無法清楚展望規劃未來』,讓我比一般人更容易回顧『過去』。
很久以前親生外婆,外公,祖父,祖母就相繼離開人世了,也有叔叔伯伯離開過人世。不過,我沒有和他們一起生活,加上以前的大家庭,一個孫子是好幾個的孩子裡的好幾個孩子中的一個,關係是稀釋的。我以前未曾真的為失去一個生命真正難過過,也未曾因為失去一個生命而體悟人生,倒是多年前曾經為我相處多年,朝夕相伴,靈性驚人的小白文鳥小雪球的離開人世而真正心痛,像生命裡失去重要的一塊拼圖,偶爾還會看著牠的眼睛想著牠現在到哪一個空間去了。
我的父親的生命隕落,時間點還剛好在醫生宣判善善有輕度腦性麻痺的同一時間,那個時間點的巨創可見一般。一年多來,我未曾走出來過。我想,我是個感性的人,又從小就崇拜我的父親,把他當做我眼中的英雄,雖然從青春期後和父親的關係變得稍微疏離,改而尋求生命其他的男人。
像心理諮商師說過的,每一個人的情緒和感情表達不同,和每個人結的緣份也不同,我難過了一年多,還沒有走出來也是沒關係的。或許,我並不想要走出來。或許,我並不想要忘記父親。心理諮商師說,不管我什麼時候思念父親想哭,哭了幾年的時間,或許時間比別人長,都沒有關係。每個人的情緒,感情與抒發的方式本來就不同,沒有什麼對錯。我不用走出來,我想哭的時候還是可以哭,想思念父親的時候就思念父親,不用壓抑自己。
以前想到父親的時候,是想到父親在台東,在他的辦公室裡,或是在家裡。現在只要想到父親,是在每一個閉上眼簾的剎那,父親就會浮現在我的眼簾上。更正確的說法,我現在覺得他的靈魂繼續活在我的身上。他的遺傳,他的眼神,他的個性都還活在我的身上。往往看到自己的一個側臉,我會感覺似曾相似,因為和爸爸的輪廓或是眼神很相似。
***我或許不想走出來,不想忘記我的父親,而想把父親當做護身符永遠戴在身上,在每一個困境裡,想像如果是他會說什麼話,做什麼反應?
以下的投影片,是我結婚時做的。記錄了我第一個三十年的成長。也順便帶大家來看看這些歷史。







已經很斑駁的小學畢業照






人生中第一個三十年就是這樣過去的...
Morrisa

2008年9月21日 星期日
心情小語:之四-之九

之四:鏡子理論
有一次在心理諮商的時候,我和諮商師談起Morrisa的『鏡子理論』。當我們一個人站在鏡子前面的時候,很容易欣賞自己的好與獨特性(我是一個很喜歡鏡子的人,無法想像古代人用故宮裡不清不楚的銅鏡照鏡子的時代,大學時我甚至最喜歡到西門町的某一家保齡球館照鏡子,那裡的鏡子照起來會讓人超美的)。以前在英國的時候在洗手間照鏡子,也會覺得西方人的眼睛有西方人的眼睛的美,東方人的眼睛也有東方人的眼睛『獨特的美』,真的。
不過,當『我們的鏡子裡』出現了第二個人,我們不免就開始比較起來,這個人的頭髮比我長或比我短,身高比我高或矮或差不多,這個人的穿著比我時髦或黯淡遜色,諸如此類等等。當鏡子裡出現了第三個人,可以比較的事物和對照組可就更多了。更不要說是人口濟濟的大都會區,或是像台灣這樣地小人多的地區,我們隨時在被動比較,因為我們的鏡子裡常常不是只有自己一個人,而有無數的人,和一生中無數大大小小的競爭與比較,當然樂觀的人也可以把它看成是『進化』。
在感情上也是的,以前瓊瑤劇裡的情人相聚,鏡頭裡總是只有兩個含情脈脈的人眼神專注相對。現代實在是找不到這樣的場景氛圍了,倆個情人的旁邊總是有很多人和一大堆人,難怪以前的人專情度,用情度,和感情持久度比現代人來的醇郁,除了演戲外,還有外圍環境因素。
不過呢,各位太太們,也必須要深感驕傲。和先生走到今天也是經過『層層考驗篩選出來』的,說真的,從小到大考無數的試,在職場上洗煉,然後要夠出色(或是有結緣)才有人來追,要更出色(或是結的緣更深)才有人決定『娶』我們,即使結了婚除了面對責任義務孩子,還要『家花』維持夠香或夠溫暖,婚姻才能維持長長久久,一輩子的考試還真是不少。

之五:輪子理論/給孩子輪子 而不是繩子
那天和陳爺爺聊天,陳爺爺說:孩子不是我們能用『繩子』來拉他往什麼方向走,或是幫他們代為決定人生方向的。
善媽說:說的也是,看來我們可以送給孩子『輪子』,讓他們走自己的路走的更輕鬆,就像滑板車或溜冰鞋一樣,但是就是不能代為決定孩子的方向,只能從旁觀察孩子的性向或天賦的使命與呼喚。
善媽接著說:尤其是我們教養像善善這樣特殊的孩子,我更會小心的觀察他與生俱來或培養出來的能力,性向與興趣,灌溉栽培,好給他一雙『超大輪子』,幫助他走的更平順,更快樂!

之六:祈禱&盼望(知足感恩善解包容+無常)?
那天和振興黃老師(是一位基督徒)聊起來,她說到在基督教裡,他們比較談『盼望』與『祈禱』,比較不談因果,追溯,或是無法改變的因素,如果把現狀看做是無法改變的,豈不是很無力?
我也覺得,要是跟一個『富足有餘,凡事安好,或甚至是很優渥很優秀』的人或家庭談『知足感恩善解包容』是OK或合適的,但是跟『狀況低於水平』的人或家庭來談『知足感恩善解包容』,是不適宜的。例如,有一個家庭是低收入戶,如果還強調『知足感恩善解包容』,那不是太過高調。如果孩子各方面健康與發展都很健全,那麼或許可以談『知足感恩善解包容』,談唸一般的學校,不要和別人比較,不一定要送到貴族學校等等的是OK或合適的,不過如果跟兩歲多孩子還無法站走的善媽,孩子預計的癒後從三歲多到小學前(六歲)走路都有可能的善家而言,要談『知足感恩善解包容』是太過強求或苛刻的。
『我選擇』像黃老師的信仰談『祈禱』,『相信』與『盼望』這些強有力的字眼。
關於『無常』也是的,我現在不太想去看這樣的理論。曾經被『無常』嚇到怕死了的善媽不想再去以『無常』來看待人生,雖然無常是世事會改變,沒有好壞的意思。不過我認為這兩個字還是太可怕而無力了,我還是要選擇『作為』,『祈禱』,『相信』與『盼望』這些強有力的字眼,不要採用所有可能偏向消極,壓抑,無力的詮釋。

之七:會不會我現在就已經能實現我畢生的願望?
記得我和大家談過,如果我退休了(或是當媽當太太其實無所謂退休可言),我的願望是很單純的騎腳踏車到圖書館看無盡的書,與盡情的寫文章般閒雲野鶴的生活。當然,如果能力更好,可以加上和先生一起到世界自助旅行。說來,前兩點似乎真的不用等到退休或是什麼階段才能實現。我現在不就是常常在看書和寫作了嗎?似乎我的畢生願望此刻就已經能實現而一直在實現中了,還能加上『盡情實現』!對,寫作和閱讀是我一生都喜歡做的事,和與生俱來就愛做的事!

之八:覺知
自從跟陳爺爺學氣功後,本週發現了一件奇妙的事:就是已經連續五天我在起床時,都還在『做夢』,換言之夢境仍在持續中,同時聽到『實境』的聲音,也就是真實世界裡的善善和善爸發出的聲音才起床,就連午睡也一樣,每次睡覺都能知道自己做什麼夢和有做夢。
陳爺爺說:這代表我的『覺知』提昇了!建議我把這個現象記錄下來,日後回頭來看會很有趣很精采!
另外也代表我的睡眠休息品質,和熟睡的時間增加了,對我的休息是有幫助的。

之九:善寶的佛緣
小善寶有一件特別的事,就是只要到中山北路佛具店附近散步,問他觀音菩薩或阿彌陀佛在哪裡,他都會用手指,特別是第一次我根本沒跟他說他一樣自己指。帶他到故宮一樓有超大一曾樓高的佛像,問他阿彌陀佛在哪裡,他一樣會用手指,到了二樓還是會用手指俯角的阿彌陀佛。問他喜歡觀世音菩薩嗎,他就會開心的笑!晚上善媽借善寶戴善媽的粉水晶觀音項鍊(因為善寶很喜歡),善寶則是用嘴巴嚐一嚐,咬一咬觀音菩薩的味道(善善是觀音菩薩,地藏王菩薩和濟公師父的義孫)。
Morrisa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