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說過正常日子或是在社會上具有競爭力的行為能力是六分到十分的話,那麼中重多重障礙的孩子,不管你如何操練他,他們大概都在一分到五分的數值內進步,並不是期待正常值六到十分內的進步空間。
就像是發展中心樓上許多的身障青少年和成人,他們不管情形或輕或重,其實都一樣不是屬於所謂職場上很具有競爭力的條件,而就是「必須走出另外一條自己的路」和「找出自己另一種的生活模式(生活適應方式)」,而不是期待正常值和一般的生活方式。
既然如此,請不要在一分到五分裡輜珠必較了,請放他們一馬,讓他們快樂,自信,而隨緣的活出另外一條路,一種不一樣的更好的生活方式。請讓我的孩子開開心心,吃好睡好穿好玩好就好。其他的事,我們不知道,也無法強求。
既然如此,不要為了加一小點分數,而犧牲孩子的最後底線:健康,自信,與快樂。也不要犧牲自己的最後底線,既然孩子確實已經不好照顧了,就盡可能舒服自在的過日子,找尋生活中最便利的方式吧!不要連這一點「最後防線」都撤守了!
請讓我們母子快樂,樂天,知命,而舒服的尋找最便利的生活方式,以及最快樂的生存方法,這是我們手中最能掌握的一種確實存在的幸福了。
如果是一分到五分的空間,如果是中重度多重障礙,那麼我們選擇孩子和自己快樂,而不是操練無辜的孩子,他們不是生來吃苦的,我們也不是生他們來吃苦的。
孩子是無辜的,我們也是無辜的。讓我們單純開心而舒服自在的活著,不需要任何理由吧!不要一起活受罪和自我懲罰!
我在找尋最便利舒服的生活方式,讓我們過到最好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