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我在電視機上拍的芬蘭文字幕。我覺得芬蘭文的音和日文有一點點相似,感覺語音比較重一點。

這是一個在談鯊魚的節目,芬蘭文裡最特別的就是『上面那句有兩顆豆豆在上面的字母』和其他語言還有英文字母不同,但是在芬蘭文中十分常見!

這一句字幕裡第二行也有出現典型兩個豆豆的芬蘭文字母。

裝吹風機的布袋上的英文&芬蘭文吹風機字樣。

赫爾辛基Vantaa機場的垃圾桶上的芬蘭文字樣,KIITOS就是我之前提過芬蘭文的謝謝!
昨天好友問我,怎麼都沒看到你的風景照?其實,最主要的一大原因是因為我真的不會特別偏好名勝景點,因為我覺得這些東西是十個人去旅行十個人都會看到的東西,自助旅行其實最想看的就是看別人沒有機會或是沒空看的東西,一些真實的人文精神,生活,和大街小巷裡的真實陳設,才是我心裡的重頭戲。如同我跟先生說的,世界各地的博物館和皇宮之類的建築我已經看多了,不看亦無妨,甚至之前我和同學在歐洲各國旅行時,當車子停在歐洲的某皇宮前,我真的累到『寧可在遊覽車上睡覺自己選擇不下車了』,因為如果看的都是歐洲的建築,其實是大同小異的。
另一個原因是這一個季節北歐的日照時間真的很短,再加上陰雨天的因素時,戶外照非常難照,光線非常不足。對照片頗挑剔的我,就會有無力感。如果是在大晴天下拍,它是很美的一棟建築。
談一下芬蘭的歷史背景,芬蘭的鄰國有瑞典和俄國,長遠的歷史上受這兩個國家輪流長期統治過,跟台灣的歷史背景頗有相似處,也曾經飽受戰爭的摧殘 ,所以芬蘭曾經是一個貧窮的國家,即使到現在是物價和生活品質最高的北歐國家之一,還是崇尚著簡樸與簡單的物質生活。消費的選擇和刺激不像我們在台灣這樣五花八門,處處是物質誘惑,反倒是在書店(我有進去小逛一下)裡看到擺在架上的書多是關於園藝和動手造木屋這類的書。芬蘭的人崇尚自然,地廣人稀,有大片的自然和森林可以享受,除了成人想擁有自己的木屋,甚至還會動手幫孩子造小遊戲木屋,我想就像是愛海與島嶼的希臘人反而不太上網一樣,因為他們都到戶外去過真實生活和享受大自然了,誰還那麼在意這些物質界的誘惑呢?不過,芬蘭是一個教育先進的國家,在網路使用上是極普遍的。
赫爾辛基有稱俄國區的住宅區,就是俄式建築的區域,這個東正教教堂和金色洋蔥頭設計的尖頂(下雨天照實在不完整,但隨遇而安是很重要的旅行守則),是俄國式的建築,暗紅色金頂的東正教教堂是赫爾辛基市區的主要地標和古典建築之一。
英國人
法國人
希臘人
西班牙人
義大利人
梵蒂岡人
葡萄牙人
土耳其人
黎巴嫩人
沙烏地阿拉伯人
比利時人
荷蘭人
愛爾蘭人
德國人
芬蘭人
瑞典人
瑞士人
捷克人
斯洛伐克人
波蘭人
馬其頓人
俄羅斯人
美國人
加拿大人
日本人
韓國人
印度人
中國人
蒙古人
印尼人
巴基斯坦人
泰國人
菲律賓人
新加坡人
香港人
越南人
馬來西亞人
西藏人
埃及人
澳洲人
紐西蘭人
巴西人
智利人
史瓦濟蘭人
南非人
葉門人
等等......部分記憶族繁不及備載
昨天在車上遠看以為是結銀色果子的新奇北國植物,今天近看才知道原來全部都是晶透的雨滴水晶球啊!
後記:
不重拍景點可是會飲恨遺憾!
要先下去吃super breakfast了,晚點再寫格!
都是我用輕便腳架幫自己拍的!(天氣:小雨1-3度)
旁邊有方便的超市!
飯店前面有電車站,公車站,和計程車站,我的選擇是步行,因為不遠而且不是每個芬蘭人都會說流利的英語,這樣比較安全方便。
中餐多數吃ALL YOU CAN EAT的pizza & salad & soft drink buffet,中餐時段較便宜,花費十歐元(近五百塊台幣)。
北歐騎腳踏車代步的人很多!
附近我幫善善買芬蘭卡通嚕嚕米玩具電腦,歐式漂亮燭台,及芬蘭有名的餐具的購物中心!北歐還是有值得買的收藏品!
這樣穿就非常暖活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