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30日 星期五

My Happiness & Health Project之四,我的快樂健康計畫/實驗。




2009年看過一部電影梅莉史翠普主演的電影-美味關係(Julie & Julia),它的劇情就是關於怎麼透過為原來的生活滴入活水而改變一成不變的生活。劇情是關於一個每天做著無趣而又毫無生活目標的辦公室工作的Julie,花了一年的時間,開始了每天照著法國料理名廚Julia Child的食譜-掌握法國烹飪藝術而做菜(365天,524道菜)並在部落格上記錄烹飪結果的一年實驗生活,而受到生性開朗的隔代(半世紀前的)名廚Julia Child和她的食譜深深影響,一間狹小的公寓廚房和一個紀錄烹飪的部落格,改變了她原來單調無感的生命。





所以說,只要在原來的生活裡加入有意義的實驗,就可以再學習和再度豐富活化原有生活!我很喜歡這部電影裡梅莉史翠普扮演的Julia Child,天真樂觀又執著好強、不服輸(*我好像也有這種個性,所以會欣賞這個角色),還破除了一些原來的限制而率先做出一些不可能的先驅的事(*例如直接挑戰法國藍帶廚藝學校,和一群看不起她的男廚較勁......)!




除了昨天提到的快樂實驗,我的快樂實驗還有:

1.定時運動


2.隨時運動


3.使用暖足機解決手腳冰冷問題,末端如果暖活,全身都是暖活的。


4.每次洗手後(*因為愛乾淨、愛洗手)盡量隨時使用香水乳液保護手。





5.留意健康的飲食(*含每天固定補充維他命B群和維他命C)。

6.以生活過得舒服(Live Comfortably)為優先
核心價值。生活的感受在於感受,感受良好最重要。決定生命品質的往往是感受到的事實,而非事實本身。而我們可以改善感受到的事實,但未必能改變事實本身。比方我們家巷口今明兩年在蓋房子,事實上造成交通不便和噪音。我們無法改變事實,只能改變感受(*如白天關起門窗聽水晶音樂或彈鋼琴等等,盡量做到定靜,或是更努力布置室內環境,讓家裡更溫暖來平衡室外的不平衡)。定靜和平衡非常重要!

7.始終以善待自己為最優先的事:

身為載道器,我真心覺得優先呵護自己的身心靈永遠擺在呵護任何其他人的身心靈之前。真的要自愛和自我肯定(不違背適度合理的自省),但是始終對自己最好,最疼自己,才有可能有多餘能量照顧他人。絕不要自我掣肘和自我懷疑,或是把別人的需求或想法擺在自己的需求或想法之前。

8.永遠決定優先順序,並先做最優先的事:

最優先的事,就是選擇先完成之後,就能最大程度讓我們當下感覺更(變)好的事!甚至寫下優先事項清單,先做最優先的事,就會感覺更好!





Gratitude & Love,


Morrisa


2012年11月29日 星期四

My Happiness & Health Project之三,我的快樂健康計畫/實驗。




我的Happiness & Health Project有一個比較隨興的地方,是我沒有訂一個月只能做一個快樂計畫/實驗,而是會加入所有(*好幾個)近期覺得重要的快樂幸福計畫/實驗。




唯一有一個很重要的重點,就是盡量的把它清楚條列出來,不然就不叫計畫了,計劃就是多少要有resolution(決心/決定/正式決定的意味),不然就只單純叫做浮光掠影的臨時想法或靈感而且,要維持一個月的時間來看成效,才叫做計畫或實驗。除非,加入任何一個快樂計畫或實驗(*舉例一天喝一杯咖啡,三天就發現讓自己覺得比沒加入這個快樂計畫/實驗前狀態差,那當然就不必持續實驗一個月。)



不過,把它當作實驗性質的快樂計畫,不必黑白分明的區分為做或是不做,而是從0-100之間做多少程度都好,這樣會讓自己的快樂計畫/實驗容易和可行。把它當實驗,更會有一點玩耍的意味,而不是責任的意味。



除了昨天提到的第一個快樂實驗,定時運動以外,我還加入以下快樂實驗。


1.定時運動


2.隨時運動(*連推善善的推車都能用跑的,而不用走的;從廚房到客廳也可以用跑跳而非步行的,都有或多或少運動的效果,還會自然就比較雀躍開心;隨時利用家具都能做個延展的運動......)




3.使用暖足機解決手腳冰冷問題(我是屬於手腳容易冰冷的體質,但性子和身體又容易躁熱),自從上周添購一台奈米暖足機(&只比平板電腦稍大稍厚)後,發現真的能解決手腳冰冷的問題,而且其實末端如果暖活,全身都是暖活的,而且會比用熱水泡腳還要隨時易取得、易收拾。


4.每次洗手後(*因為愛乾淨、愛洗手)盡量隨時使用香水乳液保護手,保護皮膚天然油脂,避免皮膚乾燥或是過敏造成的更大不便。



 


待續。


Gratitude & Love,


Morrisa


2012年11月28日 星期三

My Happiness & Health Project,我的快樂健康實驗(提案)之二(*附2012/11/27的自彈自唱鋼琴音樂)。


一:定時運動


近期內我加入生活的快樂和健康計畫/實驗之一有:每天下午的定時運動時間。Do what makes you feel good or feel better, anyway.只要實驗結果某個改變讓自己的幸福感和生命品質滿意度提升,就是成功!善待自己和愛自己是全天下最重要的事!不善待自己,對自己好一點,還能去愛誰,又要等誰來愛自己?



 


我覺得任何的計劃都不必從零直接做到一百的程度,否則會被複雜化和困難化,而索性流於不做。任何Happiness Project也都不必是很複雜或困難的,Gretchen Rubin甚至實驗過隨興跳的好處,還記得像我們小時候一樣邊跑邊跳,不知不覺心情就變好,或是說因為心情好才邊跑邊跳,總之兩者是相關聯的。



相反的,明確的找出Where, When , and How (how often, how many times,那才是最重要的事。


因為我的忙碌時間和一般上班族不同,我的高壓時段集中在前段和後段,中段相對是我的休息時間,包含下午的一到兩個小時的補眠,因為我的夜間睡眠品質較不好。


以前,我往往是下午補眠後,馬上接著步行出門去接善善的下午校車。那樣有一個缺點,因為其實午睡起來後人的精神不會馬上回復,往往會有半小時的遲鈍期。後來,我發現Li Life Inspired頻道剛好在下午三點都是運動類的節目,而且是含括世界上各種不同民族的有氧運動、核心運動,或是多元民俗舞蹈(加勒比海or寶來塢舞蹈),很多節目是在戶外拍攝的,甚至在沙漠裡或是叢林裡等等,總之是多元化的非單調運動。於是,我挪前一點結束補眠,然後做半個小時的運動,再步行去接善善(*來回含推推車,本身也是有氧運動因為會喘氣)。加上提早出門,我就可以站著閱讀約十到十五分鐘的書,當作精神充電,接著再開始做事。邊步行我還會實踐感恩的腳步(魔法這本書裡提到的),一邊走路一邊數算當日值得感恩的事物,或是在心裡默默哼我自己寫的歌:我愛我自己,因為接完善善後的一對一時段是我全日中最高壓的時段,所以做這些事對我深具價值,能幫我減壓外,還能提振精神!

 

附我昨天早上錄的鋼琴自彈自唱影片,像畫重點一樣,自己改編濃縮後的New Radicals樂團的歌:You Get What You Give,我很愛它的歌詞(Don't give up / Don't let go, you've got a reason to live/You've got the music in you/we've got the dreamer disease),很多年來總是能激勵我! 


http://www.facebook.com/photo.php?v=526239247394793




Gratitude & Love,


Morrisa



2012年11月27日 星期二

My Happiness & Health Project,我的快樂健康實驗(提案)之一。



The Happiness Project (過得還不錯的一年,我的快樂生活提案)作者Gretchen Rubin寫的一本紐約時報排行榜第一名的暢銷書(*早安財經有出版中文版),我有買它的原文書和作者的另一本英文著作Happier At Home。我一開始是先接觸到作者的英文部落格,後來才進而閱讀她的兩本原文著作的。



 


不過,我覺得研究快樂幸福,特別是研究哪些事能讓自己快樂幸福的確是一件值得、有意義、有趣而好玩的事,總比去鑽研不幸和不快樂來得有價值!藉由注意、在意、尋求方法與實踐方法,就會帶來力量。



Gretchen Rubin在這兩本最近的著作裡面都有提到,如果要實踐快樂,To Be Gretchen,或是對我來說,To Be Morrisa,或是對所有人來說,To Be Yourself是最重要的事!因為,對每個人來說,快樂和幸福或許是一種相同的感受,但是對每個人來說達到快樂幸福的途徑卻是不同的,每個人的快樂幸福清單也是不同的。所以,清楚定義你個人的快樂幸福清單,做你自己,你才可能達到你所謂的快樂幸福。否則,找到別人的快樂幸福清單,它未必會讓自己幸福。




 


我就發現,人真的鐘鼎山林,各有天性,就像花朵有種花色、花樣、喜好環境和適應性,昆蟲裡有各式品種,人的本色真的是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就是各自有各自的原汁原味和特色,勉強做別人也真不了,更不會美,因為不真實啊要斑馬變成長頸鹿,環尾狐猴去變犀牛,不快樂也同時做不到的。我就發現,我自己的天性、生活方式、想法、作法和穿著有某種程度的恆定性(雖然也會有改變的部分),但是個人的本質和獨特性就是始終不會變的!




不過,其實快樂它並不是要始終和維持一直在快樂的狀態,這樣反而是不健康和不太可能發生的,就像是鞦韆若不盪到低處,又怎麼會有相對的高點。盪到低處時反而會能讓我們照見事實和沉潛自省,找到更深刻的力量和智慧。


不過,以禪的角度來說,處高處低都以平常和平靜的心境,氣血便不會受七情六慾起伏的干擾,其實對健康是較有益處的!




這就像是本書的作者,耶魯大學法學院畢業,本來過著中規中矩的紐約生活,有一個標準的先生,一對女兒,和足以令人稱羨的標準生活。不過,作者對於一成不變的生活還是有一種一成不變和沒有新意的感覺,她知道她想要過得更好、更快樂一點,讓日子有變化與新意,讓她能夠比中規中矩、一成不變地過日子快樂一點。




所以她提出自己的快樂提案,好讓自己訂出十二個專屬於她自己的快樂提案,並依月份每個月實驗加入一個新的快樂提案提案後的生活,有沒有比原來快樂一點,答案是肯定的。並不是要每天都只能很快樂,或是每一天都會100%完全認真執行。但是,有加入當月快樂提案後的生活比原來沒有加入快樂提案的生活更快樂一些些,而一個習慣的養成要反覆,所以以月分來訂快樂提案和穩固習慣是個好的執行方式,再從穩度的一樓,加入蓋二樓,三樓......,直到十二樓!




所以,我也訂出了自己的快樂提案,一點一點加入我原來的生活,快樂提案就像是在清水裡或是在彩色的水裡,加入幾滴濃縮色料,或是像在高湯裡加入幾滴濃縮調味粉,再攪一攪,原來的味道和顏色就會層次更豐富.....或像是我在練琴,不時加入一點新技巧、新靈感、新變化和新花樣,或是持續聽大量的歌,永遠就會有新的音樂和歌曲可玩!永遠變化和加料,才是精彩人生的要義!


待續。


Gratitude & Love,


Morri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