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通常晚餐的時段我必須一對一帶善善,自己難得好好吃一頓晚餐,在飲食方式上也有諸多限制:
1.例如善善需要餵食(也能透過協助陪伴帶他用湯匙進食,但是練習成分,在沒多餘人力時不會再找工作給自己做。)
2.善善怕燙口腔很敏感,所以他寧可吃冷掉的食物也不愛吃有點燙的食物。
3.有時候帶著他也有兩分鐘又被叫回來的時候,所以往往連分散用微波爐熱食材的時間都沒有,手忙腳亂跟七手八腳時其實不會有多餘的心思或是腦容量去用在吃什麼上。不是什麼人都有空(心思/興趣)進廚房,料理的優雅或是樂趣必須在時間很充裕和優閒之下才可得,不是每個人都有的!
後來我就發現了一件事,其實是中國人比較重視吃一頓熱熱的飯或是麵,其實很多歐洲人的一餐就是涼涼的一個包餡三明治。在我最近看的World'S Best Diet節目裡(一個英國節目,在教一些過重的英國人用異國料理方式,如印度飲食或是地中海飲食來改變目前英國人過食和目前有四分之一的英國人過重的飲食習慣。)
節目裡就談到其實以前二次大戰過後的英國人的中餐也只是一個三明治,沒有下午茶,晚餐只吃一些肉類和蔬菜,一點自家自製的布丁,甚至還有大量的勞動。不過,我個人在英國長期生活,自己感覺並不常看到胖的人,因為在英國的生活也需要大量的走路,例如要搭火車或是公車也得要走好遠一段路到火車站和公車站。
以前我看過歐洲同學的中餐只帶一顆沒去皮完整的蘋果,就啃了起來,這就是別人的一餐,而且不是為了減肥,就是習慣那樣吃,不一定要吃熱食而過度烹調加工的熱食不一定比一顆完整的蘋果來得有營養。因為現代人確實有過食和營養過剩或是吃高熱量垃圾食物的習慣。
我也看過我的希臘朋友他們會自己在廚房做生菜沙拉搭配義大利麵或是麵包當配菜,就是不像我們會必須把食材炒熱,一定吃到熱食才覺得叫吃飯。其實,往往現在外面買的便當或是現成食物都是以放很多澱粉類,很少的真正營養或是蔬菜在裡面,反覆烹調溫熱之下,一樣多數為了吃飽,但不一定營養,吃得飽的食物不一定等於營養或是好的食物!
所以,我就發現和尋找了一些很簡單又完全不費力但是完整的食物,很適合我們真的只有一對一照顧善善時吃的食物。因為,營養不一定是一頓澱粉居多的熱食或是現成食物,很多食物過度烹調後已經失去營養價值,還不如一顆蘋果或香蕉的完整營養,其實並不是一定要煮過或是過度烹調的東西才叫營養,其實很多完整的食物(看得見食物原貌)本身才是最有營養和營養成分沒受過破壞的!
1.香蕉和橘子可以隨手剝了就吃,草莓和葡萄可以直接吃,一顆完整的蘋果可以直接用湯匙舀出一口一口的分量給善善吃!棗子一樣可以直接用湯匙舀出一口一口的分量給善善吃!
2.超市的烤地瓜是很好的澱粉食物來源,又不經過度烹煮,但是烤的方式能帶出本身食物的天然最佳甜味,其實地瓜本身是養生食物,也是口腔咀嚼功能較弱的人的好食物。
3.優酪乳:能增加腸道益菌,是好的飲料。
4.茶葉蛋:對忙碌的人也是隨剝即時不麻煩的完整食,且不經過度料理。
5.二十二味五穀粉:可以用點開水就泡成糊狀,吃到堅果類和穀類的營養!
6.紫菜湯和葡萄乾:是黑色的食物,而且可以隨時沖泡取食不需烹調。
方便不須準備或前置處理的食物一定還有很多,對於不同生活方式的人,在不同的限制條件之下,就形成不同的飲食方式,但是完整的營養食物確實是很多的,好過囫圇吞棗地吃一碗沒什麼營養的以澱粉居多的陽春麵。
本週鋼琴自彈自唱:用Disco低音重節奏風格做副歌的Little Talks,是紐西蘭現在廣播最常放的兩首流行歌之一,是原出自冰島的一首歌。
Peace & Love,
(最愛收藏自己和善善每時每刻的笑臉),
Morri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