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28日 星期四

NZ Photos:外國小朋友 & 吃簡單的原味未過度烹煮完整食物




 


因為通常晚餐的時段我必須一對一帶善善,自己難得好好吃一頓晚餐,在飲食方式上也有諸多限制:

1.例如善善需要餵食(也能透過協助陪伴帶他用湯匙進食,但是練習成分,在沒多餘人力時不會再找工作給自己做。)

2.善善怕燙口腔很敏感,所以他寧可吃冷掉的食物也不愛吃有點燙的食物。

3.有時候帶著他也有兩分鐘又被叫回來的時候,所以往往連分散用微波爐熱食材的時間都沒有,手忙腳亂跟七手八腳時其實不會有多餘的心思或是腦容量去用在吃什麼上。不是什麼人都有空(心思/興趣)進廚房,料理的優雅或是樂趣必須在時間很充裕和優閒之下才可得,不是每個人都有的!


 





 



後來我就發現了一件事,其實是中國人比較重視吃一頓熱熱的飯或是麵,其實很多歐洲人的一餐就是涼涼的一個包餡三明治。在我最近看的World'S Best Diet節目裡(一個英國節目,在教一些過重的英國人用異國料理方式,如印度飲食或是地中海飲食來改變目前英國人過食和目前有四分之一的英國人過重的飲食習慣。)

節目裡就談到其實以前二次大戰過後的英國人的中餐也只是一個三明治,沒有下午茶,晚餐只吃一些肉類和蔬菜,一點自家自製的布丁,甚至還有大量的勞動。不過,我個人在英國長期生活,自己感覺並不常看到胖的人,因為在英國的生活也需要大量的走路,例如要搭火車或是公車也得要走好遠一段路到火車站和公車站。


 







以前我看過歐洲同學的中餐只帶一顆沒去皮完整的蘋果,就啃了起來,這就是別人的一餐,而且不是為了減肥,就是習慣那樣吃,不一定要吃熱食而過度烹調加工的熱食不一定比一顆完整的蘋果來得有營養。因為現代人確實有過食和營養過剩或是吃高熱量垃圾食物的習慣。

我也看過我的希臘朋友他們會自己在廚房做生菜沙拉搭配義大利麵或是麵包當配菜,就是不像我們會必須把食材炒熱,一定吃到熱食才覺得叫吃飯。其實,往往現在外面買的便當或是現成食物都是以放很多澱粉類,很少的真正營養或是蔬菜在裡面,反覆烹調溫熱之下,一樣多數為了吃飽,但不一定營養,吃得飽的食物不一定等於營養或是好的食物!


 




 



所以,我就發現和尋找了一些很簡單又完全不費力但是完整的食物,很適合我們真的只有一對一照顧善善時吃的食物。因為,營養不一定是一頓澱粉居多的熱食或是現成食物,很多食物過度烹調後已經失去營養價值,還不如一顆蘋果或香蕉的完整營養,其實並不是一定要煮過或是過度烹調的東西才叫營養,其實很多完整的食物(看得見食物原貌)本身才是最有營養和營養成分沒受過破壞的!






 


1.香蕉和橘子可以隨手剝了就吃,草莓和葡萄可以直接吃,一顆完整的蘋果可以直接用湯匙舀出一口一口的分量給善善吃!棗子一樣可以直接用湯匙舀出一口一口的分量給善善吃!

2.超市的烤地瓜是很好的澱粉食物來源,又不經過度烹煮,但是烤的方式能帶出本身食物的天然最佳甜味,其實地瓜本身是養生食物,也是口腔咀嚼功能較弱的人的好食物。


 





 



3.優酪乳:能增加腸道益菌,是好的飲料。

4.茶葉蛋:對忙碌的人也是隨剝即時不麻煩的完整食,且不經過度料理。

5.二十二味五穀粉:可以用點開水就泡成糊狀,吃到堅果類和穀類的營養!


 





 


6.紫菜湯和葡萄乾:是黑色的食物,而且可以隨時沖泡取食不需烹調。



方便不須準備或前置處理的食物一定還有很多,對於不同生活方式的人,在不同的限制條件之下,就形成不同的飲食方式,但是完整的營養食物確實是很多的,好過囫圇吞棗地吃一碗沒什麼營養的以澱粉居多的陽春麵。


 




本週鋼琴自彈自唱:用Disco低音重節奏風格做副歌的Little Talks,是紐西蘭現在廣播最常放的兩首流行歌之一,是原出自冰島的一首歌。


http://www.facebook.com/video/video.php?v=577988645553186&ref=notif¬if_t=video_processed#!/photo.php?v=577988645553186


Peace & Love,


(最愛收藏自己和善善每時每刻的笑臉), 


Morrisa,


2013年2月27日 星期三

NZ Photos:皇后鎮農場 & 做事要一次到位




 


雖然愛靈修和冥想之類慢速的內在活動,不過我做事還是始終求速度跟快狠準,最好凡事一次到位,討厭拖拖拉拉或是能做對卻做錯。我對做真正在意和有效的事有求好求快的自我強迫症。因為,人真正能完整使用的時間其實不多。如果要犯錯或是再做一次,除非是有價值和自省的跌跤犯錯。如果是沒效率又沒品質的犯錯,甚至一犯再犯白白跌沒用的跤,那就省下來不必了!


 




 


真的,做人宜溫,但做事要利,做人和做事完全是兩回事。要講最有效率和品質的方法!


 


IMG_4211




本週鋼琴自彈自唱:用Disco低音重節奏風格做副歌的Little Talks,是紐西蘭現在廣播最常放的兩首流行歌之一,是原出自冰島的一首歌。


http://www.facebook.com/video/video.php?v=577988645553186&ref=notif¬if_t=video_processed#!/photo.php?v=577988645553186



 




Peace & Love,


(最愛收藏自己和善善每時每刻的笑臉), 


Morrisa,


NZ Photosc:皇后鎮農場 & 簡化(回歸自然)的生活

IMG_3834

思考回歸簡單自然舒服的生活:

因為在紐西蘭的生活幾乎就等於自然和很少的Shopping (Mall),很少的人和很少汲汲營營的比較追求,也讓我重新思考簡單的意義和價值!比方說,用飾品但盡量用大器但重量輕而舒服的飾品,可以既維持美感又維持舒適的感覺和心態。還有任何物品不過度囤積,以精簡實用和多功能為主。但也不要因為一味回歸自然簡單而失去美感精緻。

總之,維持精緻美感和簡單自然之間的平衡。

去一個國家自助旅行和深度旅遊的意義就是要改變腦袋跟更新想法,不然就失去意義了!其實我的異文化自助旅行背後,是為了學習和應用!

一切都要追求精緻美感,但是同時不離舒服簡單!

IMG_4052


本週鋼琴自彈自唱:用Disco低音重節奏風格做副歌的Little Talks,是紐西蘭現在廣播最常放的兩首流行歌之一,是原出自冰島的一首歌。


http://www.facebook.com/video/video.php?v=577988645553186&ref=notif¬if_t=video_processed#!/photo.php?v=577988645553186


Peace & Love,


(最愛收藏自己和善善每時每刻的笑臉), 


Morrisa,


NZ Photos:皇后鎮 & 錄音和休養生息日(本週心理諮商暫停一次)附早上錄的鋼琴自彈自唱:Little Talks



 


這個禮拜三心理諮商(諮商師請假)暫停一次,而且昨晚家裡有突發狀況特別疲累,所以今天早上要用來彈鋼琴、錄音(錄完才能專心move on玩下一首歌/接下來準備要玩lady gaga的歌)、休養生息和整理房子。


這兩天在看lady gaga by Gautier ,是法國設計師高堤耶訪問lady gaga的深入對談,覺得深深地受到啟發,心靈上的啟發,關於做真實的自己和創新需要的勇氣。Lady gaga要透過她的音樂別人去崇拜每個人的真實自我,而不是去崇拜她,但她知道勇敢做自己需要多大的勇敢!


我覺得自由自在玩音樂對我自然有推力和吸力,可以為了練琴而犧牲忍耐,是真心所愛,而且只是「單純為了自我挑戰帶來的成就感跟新鮮感、熱愛音樂和不浪費天生靈敏的音感。」



 


本週鋼琴自彈自唱:用Disco低音重節奏風格做副歌的Little Talks,是紐西蘭現在廣播最常放的兩首流行歌之一,是原出自冰島的一首歌。


http://www.facebook.com/video/video.php?v=577988645553186&ref=notif¬if_t=video_processed#!/photo.php?v=577988645553186


 


Peace & Love,


(最愛收藏自己和善善每時每刻的笑臉), 


Morrisa,


 


2013年2月26日 星期二

基督城的喜馬拉雅印度餐廳 & 有些事沒有對錯,但可說是不體貼(不細心)







 


1.有些事沒有對錯,但可說是不體貼(不細心)


二月前半在紐西蘭半個多月時,得以暫時忘卻了目前在家時的三個長期困擾(但是我極愛我們美麗的家園,只是覺得它的開口和心靈空間是向內延伸,而不是向外延展的)。


 



 


*斜對面鄰居家的狗反覆的狗叫聲總是會讓善善極度害怕生氣,而增加我帶他時的難度。例如會因為激動而沒辦法好好站在學步車上,不上不下的又要別人使盡全力扶他起來,扶了他可能還在生狗的氣,而且狗叫聲總是讓他聯想到自己的腳不方便,就會接著氣腳,而且是很氣的怒目相視,甚至想跟它對決,又弄到自己往下掉,又使盡全力扶......真的會叫人抓狂。


 



*巷口的建築工地共要忍受一年半的噪音跟交通不便


*對面同齡小孩的對照組常常大聲地說話,比起斜對面鄰居的高一男生小孩,是長期困擾我的。自從善善的情況明瞭是比較複雜和程度重的多重障礙,我們好幾年來一直下意識避開這個小善善幾個月的小女孩。可是視覺上可以避開跟避免打照面以避免心理不舒服,可是那高亢尖銳的聲音卻躲不掉!


 



 


我只是覺得,如果國小主任退休的對面爺爺更體貼細心,是不是可以不要教小孩每次放學大聲的喊:「爺爺奶奶我回來了!」比較不會刺傷我們的心(明知對面年紀相仿的小孩有肢語障,至少是不是能壓低音量,不要高調的大聲說我回來了會多一點同理跟體貼,雖說說話和問安並沒有對錯,也當然不犯法。)


 



 


記得我以前還仔細地問對面那對兄妹的小孩的名字(正確全名),還努力要記下來,但當我問完兩個小孩的名字,他們卻沒有仔細的反問我善善的全名(不對等的在乎),或是外婆誇獎他們家小孩時,他們曾經沒有也回過來誇獎善善的某個優點,如聰明可愛或是進步了,我在屋裡聽了非常在意,問我媽:「妳可不可以不要誇獎他們的正常小孩才不會讓我覺得不公平,因為他們沒有同等的誇獎不方便的善善。」這一些小事是我非常在意的點!


 



 


也因為孩子的關係,我們和夫妻年紀相仿的對面鄰居,變得緣分極淺,我們家都會努力避開他們(*完全因為小孩的關係),例如多開車和多開快閃的車庫門,以避免一輩子的對照組(不過我們家也有很多他人沒有的幸福,必須絕對持平來說,不公平有多多,冥冥中還給我們的其他方面好運和照顧就有多多,老天爺會幫忙帶小孩!)


 



 


2.真的是幫倒忙的小朋友:


別人說幫倒忙是一種意思,不過對中重度肢語障孩子的長期照顧者,就會深諳幫倒忙的意思,而孩子還不是故意要這樣的!


 



 


 


幫倒忙就是不但沒辦法幫自己的忙自己做事,連自己好好站著都不行。不但一丁點的忙都沒辦法幫,反而所有的忙全部都要照顧者幫,偏偏還聰明也主見意見一堆,出的意見都是別人要做,還活潑好動,能調皮搗蛋翻空我衣櫃的衣服,讓它們全部散落在地,也不可能幫我摺好甚至一件放回去。苦就是苦在一對一照顧善善時,不但一個幫手也沒有,往往不知道要撐幾個小時或多久才有人幫忙輪替,還要綁手綁腳跟礙手礙腳的做雙份到三份的事(你的事,小孩的事,和家裡的事)!這樣的生活反覆是極度耗能和心理拉鋸跟體力拉鋸的!總是要一直充電和維持身心平衡,卻耗能極快和非常不容易維持身心靈平衡!這是我每天反反覆覆的心理煎熬!心理戰和體力戰,是每天反反覆覆在的。


 



 


我也好愛你,可是要愛你也好難,因為你總是讓我吃最多的苦,也失掉最多我最需要的的公平、尊嚴和面子!愛你是一件反覆跟耐性拉鋸的事,也是一件必須要強力的深度和強度的事。即使在最愛的人面前,也有磨光耐性的現實,才會有句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如果最愛和最苦總是綁在一起,那是什麼滋味!還會覺得愛有那麼單純容易嗎?


本週鋼琴自彈自唱:I Need Your Love,是紐西蘭現在廣播最常放的兩首流行歌之一。


http://www.facebook.com/photo.php?v=576353992383318


Peace & Love,



(最愛收藏自己和善善每時每刻的笑臉), 


Morrisa,


紐西蘭自助旅行Photos: Sky & Mountain & 近來的閱讀生活有感


 


近來的閱讀和實際生活有感:


1.No Such Thing Like "And They Lived Happily After":


我是真心的發現,不管是把人擺在哪一種人生的位置,或是哪一種看似光鮮亮麗或是至少報酬好的職業,跟什麼樣的人結婚。其實,進去之後,也一樣是有陽光面有陰暗面,甚至撇開正負不談,人生其實必然枯索無味和一成不變的在框框裡的成分是很多的!沒有任何一件事是真的就只是光鮮亮麗或是看起來很圓滿或是很好,沒有任何一個人的人生好到值得讓我們去交換,多數的時候它就是很平凡如實的苦樂參半,有多少樂(成就感)就要付出多少苦。所謂的快樂,它是一種堅持和努力,在枯索無味和一成不變的平凡中,努力的維持一種興味或是對自己的悅納,在裡面有學習成長的成份,否則再好不繼續變好也不叫做好!


學習成長的氣氛往往是最重要的核心,並不是說都不苦,而是要成長提升!帶點苦的成長提升也好過枯索無味和一成不變的制式生活!





 


2.當好人,心情好。心情好,當好人:


本來在美國作家Gretchen Rubin的我的快樂生活提案裡面有一句話說到:做好事,心情好。心情好,做好事。讓我衍生出這句話就是:當好人,心情好。心情好,當好人。


還記得昨天我跟學校助理老師吐訴關於善善以前幼稚園的心(往)事,就是曾經有特殊兒家長和一對孩子持續性的讓我心理不太舒服和壓迫感,而且還常常要被迫搭同一台電梯。


雖然我說的是實話,不過說完以後,本來覺得把長久的心事吐出應該是好事,可是我的心情卻沒有變好,而變得自我懷疑和心理不舒坦。因為,這對小孩子現在跟善善同校,而我覺得談到別人的小孩,即使說的是實話,也不是很好。因為,小孩畢竟相對是無知而無辜的,有時候,都是大人之間的事和態度。


我覺得,往往實話跟諮商師說就好。說了實話,如果現實生活裡還在同一個學校或是生活圈,還是有利害關係。即使說實話和心事,還是有說是非的成份,因為傾聽者並非沒有利害關係的諮商師。


說了是非,即使事實站在自己的一方。說是非的人,還是不會感覺比較良好。因為,是非本身就不太良好。所以,還是努力避開任何不舒服的狀況,也努力保護自己不受侵犯,那麼就能避開是是非非。


儘管人不可能只是好人和只做好事,而就是有感的平凡人。但是,當好人,心情會比較好。做好事,心情也會比較好。心情好的人,比較可能當好人,也比較可能做好事,就是正面的循環。


感受被侵犯(略)的人,就比較不可能當好人和做好事,所以要努力保護自己的基本權益,不要被侵略(犯),好讓自己能盡量多當好人,多做好事,而不是相反的。




3.觀察者影響被觀察者:


從善善入小之後,資深的汪助理老師就時常誇獎我的所有方面,好像我和孩子一絲一毫的好在她眼裡都能被看見,或是被認出,乃至被放大。


這讓我也努力的要表現出好的一面給她看並不是說人都只有好的那一面(*更精確的説,人最可貴的是自由意志和自我創造,而不是二分法的主觀道德規範),而是似乎在她的投射之下,我就只有好的那一面。


這讓我想到觀察者影響被觀察者的理論。實際上,觀察者採取什麼角度去看被觀察者,是會實際上影響被觀察者的。我就像一個常被老師誇獎的學生,久而久之,你會努力維持以持續被誇獎,或是以不讓誇獎你和肯定你的老師失望。就像你一直認為一棵植物很美而欣賞它,它也實際會變好。你一直就不欣賞它,它也會變差。


所以,有一種教育主張只大力誇獎孩子的所有優良表現,忽略所有缺點。碰到優點就大力表揚,碰到缺點就忽視(當然不能是侵犯他人的破壞行為)。這樣,你會把所有焦點放在值得深化和放大的長處,讓它不斷聚焦放大,而不給予缺點超過事實成分的注意力和吸引力!


這就像我跟汪老師的互動關係,倒不是也不可能是我永遠都只有優點,而是她的放大鏡總能剛好專心照著我的優點,讓我會更努力的表現和維持優點,努力不讓她失望和努力保留她的肯定跟信任!


當別人一開始就肯定你是好人,你就容易一直繼續當好人。若是從一開始或第一印象被某些人當不好的人看,不管成人或小孩就會索性擺爛。所以,欣賞自己和自己的孩子跟欣賞自己的房子和花園都是如此重要的事。欣賞和肯定本身是有能量的!

















本週鋼琴自彈自唱:I Need Your Love,是紐西蘭現在廣播最常放的兩首流行歌之一。


http://www.facebook.com/photo.php?v=576353992383318


Peace & Love,



(最愛收藏自己和善善每時每刻的笑臉), 


Morrisa,


2013年2月25日 星期一

紐西蘭自助旅行Photos:善善在庫克山前賣力練站&臨在


 


善善在庫克山前突然學會自己從彈簧床翻身到變趴,慢慢後退腳著地,扶站在床沿。而且是不藉任何外力和他人扶持完成的,那天我好驚喜到大聲歡呼,還開心的打國際電話告訴在台灣的家人,又狂拍照狂錄影!你在我眼裡,本質上和與生俱來就是個完美小孩,cause you are amazing Just The Way You Are.你認真的樣子是最美的,只要有進步就是最棒的!


我在想,如果能夠在每個和人相遇的時刻,多一點臨在(真心和用心),就能盡可能多創造一些好緣!因為人常常往往是人在心不在,或是有言語卻無心。


 





 



 




 



 



 



 


本週鋼琴自彈自唱:I Need Your Love,是紐西蘭現在廣播最常放的兩首流行歌之一。


http://www.facebook.com/photo.php?v=576353992383318


Peace & Love,



(最愛收藏自己和善善每時每刻的笑臉), 


Morri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