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關於我有理想的旅伴嗎(下)?
從一個角度切入去談我自己為什麼比起這對父子組是自己好很多的旅伴。
就是我說的,我沒有很明顯的文化種族界限等框框,基本上就跟水無色無味一樣,進入哪個瓶子就變成什麼樣子,像變色龍和塑形黏土,容易不像外國人地,能夠輕易融入去的任何地方,遇見什麼人我就知道用什麼方式說什麼話,在異國特別懂得切入,能輕易和任何陌生人聊天或感到親切,因為我對於他人有真誠想了解他人想法和人生的興趣。
去阿布達比總統府時,身障巴士司機聽我說我們「住在杜拜」,還問我們住在杜拜幾年了,以為我們是長住在杜拜,別人也不一定知道我們其實是遊客。
反之,我們家的一對父子,善是活潑但無口語能對話,Andy則是寡言又拙於言辭,英說英聽這塊是他的弱處,反之英讀英寫相對是他的強勢面。他們兩個人就會100%像遊客,只有我在本質上是無色無味的變色龍,可以在本質上變為和融入那個或任何背景。
語言和「真正能與人交流溝通」外,我還有一個適合在國際上旅行生活的條件,就是我對生命、更宏觀的宇宙和靈性本身的好奇、崇敬、欣賞和熱愛、活潑新鮮感和無齡的赤子之心。
相對的本來少我兩歲的Andy雖然對旅遊、文化和國家本身有深入研究的興趣和涉獵,但是他對生命的盼望和信任不足,生命力和朝氣薄弱我很多,永遠面無表情,總是皺著眉頭和常以埋怨、不正向、毫無精神和不和顏悅色的口氣和態度在做事,照相也很馬虎隨便又沒耐性,有的人會以為他是我們家稱職的攝影師,「其實永遠拍照是我先取好景,指定好他站哪裡,從哪個角度拍的」,然後逐年隨照顧善的困難增加,越沒耐性和隨便拍,讓我都要速度快,避免看他的臉色,不然根本笑不出來。
全世界最佳的攝影師是會逗笑讚美、有耐心、多拍才能選的那種,那正反之就是像他這樣連出國玩自己永遠從頭到尾板著臉、毫無活潑朝氣,又常邊做事邊埋怨,沒耐性,讓我根本不想看著他的臉,不然怎麼玩得下去?而且他凡事負責有餘,但不一定有品質,且缺乏美感,更無情調。這是為什麼我盡量少照他,因為都板著臉又皺眉,照了要做什麼,一點都不想看啊!我就連平時都常避免看到他總是板著一張臉了。
如果是我身體不舒服或狀態不佳,會直接說或要求減少行程,也會盡可能出去前洗把臉或聽音樂聽演講讓自己感覺更好,我會去努力維護自己的能量狀態,就是會「自我管理」,不以負能量影嚮他人,但這對父子旅伴如果自己身體不舒服或狀態不佳,就會直接寫在臉上,沒和顏悅色,無精打采,或成為能量吸血鬼,持續消秏吸光我努力維護的平衡和能量。
這些都是我通常在旅行時在忍耐而隱而不談的一面。所以凡事不要只看表面和表相,之下尚有許多隱情和避而不談之處。這就是我談的「自我維護管理自己的能量狀態」外,我會運動靜心、成長學習、以各種方式發明和自找快樂,才能夠維持住基本的能量值來看待甚而持續熱愛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