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圖文筆記:像大我一樣溝通(之二)🌸
🌸圖文全原創:賴素苑🌸
🌼心電感應式的溝通:🌼
心電感應式的溝通,在能量的層次上,在我們還沒有進入物質世界化身為人之前,我們本來就是在用能量和心電感應在溝通,而不是用語言在溝通的,所以以心電感應溝通的方式,其實應該才是我們原始最自然的存在方式。
🌼🌺🌸🌳🌳🌳
那麼即便是我們現在「主要都是以語言文字在溝通的時候,我們還是可以加入多元的溝通方式作為輔助」,例如說是感覺上的心電感應溝通,或者是一些語言當中的沉靜留白,用眼神和肢體語言去支持語言文字,和用連結心輪等等能量的多元管道方式,去輔助我們慣用的語言文字溝通。
🌼🌺🌸🌳🌳🌳
繼續深入再談我對靈性成長第十八章中像大我一般溝通的「我在說話時對別人送出和諧和和平的波」這句話最有感受,因爲我覺得這句話,它讓我們更可以「用更視覺的方式去看出我們本身就是能量振動體,然後別人也是能量振動體,然後我們說出去的話語也是能量振動體」。
🌼🌺🌸🌳🌳🌳
因爲在能量的層面上,的確我們所有的念頭和所有的人事物,它全部都是、其實都是「以能量的狀態存在」的,只有當具體顯現爲物質的時候,當它密度很高的時候,才變變爲我們看得到的具體的人事物,不過其實「我們本質上就是能量振動體。其實我們就是全部都是純然的純粹的能量體,所以說要注意我們對別人說話的時候,先是在送出和諧與和平的波,因爲這樣才會創造有效的溝通,而且才會是一個愛的交流」。
🌼🌺🌸🌳🌳🌳
對於其他幾句第十八章「像大我一般溝通」中的肯定句:
🌸我對人們抱持正面的想法和願景,用愛的方式與人們溝通。
🌸我說話時發自內心,帶著愛,真心地關懷別人更高的益處。
🌸我只在我說的話對別人有貢獻而他們保持聆聽時才說。
🌸我說正面的和提振人心的話。
🌸我抱著服務的意圖,用愛的態度說話,我為自己的感覺負責。
🌼🌺🌸🌳🌳🌳
我自己的感覺是:「我平常說話可以用兩個不同的高度」說。就是說我們說話的時候,其實就是要爲了表達真實,此外呢,我們要抱著這句話是有服務的意圖,我們才說出來的,然後而不是爲了我們比較太陽神經叢,比較自我意志的感受去出發的,這樣的話才會更有力量。舉個例子,當朋友有時候問我一些意見的時候,我就會以較高的高度去回應。
🌼🌺🌸🌳🌳🌳
就是我「有兩個層面的兩個不同高度的方式可以說話」:一個就是單純在我需要發出我的真實的感覺的時候,也就是一些抒發流露情緒的時候。比方說以前做心理諮商的時候,我們的情緒就是需要出口,需要流露我們的情緒,就單純是在抒發,讓情緒感受有出口。
🌼🌺🌸🌳🌳🌳
那這個時候,我就是在比較太陽神經叢的位置,比較是靠近個性自我的位置在說話的。那如果是我在跟一些和我毫無利害關係的人說話時,或是我要給別人建議或忠告的時候,我就會把它「拉升到心輪以上的高度去說」,也就是更靠近聖母、大地之母、觀音和無我的狀態去說。如此,因為全然不牽涉個人角度利害,它能更高更廣地為他人設身處地著想。
🌼🌺🌸🌳🌳🌳
去「從心而溝通」這個高度的時候,我們可以去想像,就是「如果我的大我會怎麼告訴他,如果我內在的大我,我內在的神會怎麼去說這一件事情去給別人建議呢?那它就會是一個不帶比較不帶情緒,不帶個人利害,不帶個人相關利害關係的一種具高度的一種提出的建言」。
🌼🌺🌸🌳🌳🌳
我覺得這個情況就是「更適用在真的毫無利害相關的時候」,就像不是直接的親人的時候,最好就是有一個距離感的,一個現實上沒有太多重疊的一個情況下會是更容易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