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25日 星期日

愛是種能力


 🌷愛是種能力


💖 尋求他人來滿足自己的需求,本質上是一種慾望的流轉,而不是愛。💖


Immature love says: “I love you because I need you.”


Mature love says: “I need you because I love you.”-Fromm


弗洛姆對於愛提出一個我很喜歡的觀點「愛等同於需求」嗎?


這是一個我們很常見的狀況,但卻未曾深思的問題。很常聽到人說:「如果他不負擔我生活費用,我嫁給他要幹嘛?」或是「如果她不能照顧家人小孩,我娶她要幹嘛?」更甚至「如果我還要分擔家計,那我一個人就好了,我要他幹嘛?」或「如果不以結婚為前提,我們就不用浪費時間交往了。」


這些話乍聽之下好像沒什麼問題,但若深思之下會發現,這樣的「愛」是以「需求」來評量的。也就是說,如果你能滿足我的需求,我才會(能)愛你;如果你無法滿足我的需求,我就不會(能)愛你。這也就是弗洛姆說的「不成熟的愛」。


【成熟的愛,是一種愛人的能力,而不是一種被愛的渴求,更不是以需求做為愛的交換籌碼。】如果我愛你,是因為你能給予我需求的滿足,那麼我愛的不是你,而是你所提供的工具。


不僅是物質上的需求,有時候我們也會期望對方滿足我們情感上的需求,這正是有些人會選擇被愛勝過去愛人的原因。因為害怕受傷,因為愛人好累,所以以為選擇了被愛,就不會受傷,就能夠安穩。但說穿了,這也只是情感上的需求找個人來滿足而已,橫豎還是工具人。


【尋求他人來滿足自己的需求,本質上是一種慾望的流轉,而不是愛。】


而這在關係中會矇上一層「不現實」的幻想,找尋能夠提供生活所需或情感所需的對象,是無法真正認識一個人的。因此就進入了弗洛姆的另一個觀點:「愛等同於對象嗎?」


如果愛等同於對象,那麼對對象的理想化會在對方無法提供我們被愛的感覺上幻滅,於是這個人無法讓我感覺到「被愛」,或是提供「我想要的生活」,那麼我就得換一個人。


這兩個觀點環環相扣,共生循環。如果把愛等同於對象或需求,都是設立一個理想在等著它破滅,因為現實中的人是有血有肉有其限制的,沒有那個完美的對象。所以我是【因為愛你,才需要你;而不是因為需要你,才愛你。】


最終,也許我們都得從尋覓幸福的迷惘中,找到內心平和寧靜的精神之家。

✨🙏✨


🌷愛是種能力


~心靈僻靜花園✨✨✨